在Apple II上,可以使用“:”操作符将基本程序的行连接在一起,以减少程序的大小和行数。这个操作符可以用于将多个行连接成一个更长的行。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
10 PRINT "HELLO"
20 PRINT "WORLD"
30 PRINT "!"
要将这三行连接成一个行,可以使用“:”操作符:
10 PRINT "HELLO" : PRINT "WORLD" : PRINT "!"
这样,原来的三行代码就变成了一行代码,从而减少了程序的大小和行数。
此外,还可以使用行号的范围来连接一系列连续的行。例如,如果要将行10到行30之间的代码连接在一起,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10-30 PRINT "HELLO" : PRINT "WORLD" : PRINT "!"
这将把行10到行30之间的所有代码连接成一行。
需要注意的是,连接行之后,行号将会变成连接行的第一个行号。在连接行的代码中,也可以包含其他的基本语句和操作符。
使用行连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程序的行数和提高程序的可读性。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过度的行连接可能会导致代码难以理解和维护,因此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行连接。
上一篇:Apple Healthkit的睡眠元数据有特定的结构吗?
下一篇:Apple iOS Swift5 BLE - 如何向一个特征发送1个字节(写函数期望的是Data类型,但一个字节是UInt8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