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报道,日前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法国巴黎举行。这是继2023年英国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和2024年人工智能首尔峰会之后,全球政商领袖、专家学者再度共聚一堂,共同找寻引导人工智能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路径和方法。中国国家领导人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出席峰会并致辞,既体现了中国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这届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业界人士在巴黎大皇宫就人工智能的开源、普惠发展等问题畅所欲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人工智能模型因其低成本、低能耗及开源设计,被众多业内人士誉为激发人工智能创新的优秀案例。法国凯捷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艾曼表示,DeepSeek模型是一个好案例,“不少人在研发以更低能耗实现同等效果的轻量模型,而DeepSeek率先展示了这类模型”。他认为,可在手机、个人电脑或汽车上部署的开源模型,将是人工智能领域非常重要的创新。
峰会集体合影(资料图)
据报道,这场峰会不仅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还汇聚了国际组织负责人、学术界权威、企业高管以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峰会以“共筑智能未来,应对全球挑战”为主题,旨在加强国际社会的行动力,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合作。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者围绕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建立有韧性和开放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以及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全球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出现了相当戏剧性的一幕:美国和英国拒绝签署一份由六十多个国家共同参与的人工智能国际宣言。这份协议究竟说了什么?细究其内容,宣言设定了多个雄心勃勃的目标:通过推广人工智能的可及性来缩小数字鸿沟,确保技术发展“透明”“安全”且“可靠可信”。其中特别强调了“为人类和地球打造可持续的人工智能”这一重要优先事项。
马克龙(资料图)
对于为何拒绝签署宣言,英国政府发言人给出的理由是声明的措辞“过于限制”,以及未能就全球治理提供足够可行的清晰措施,也没有解决国家安全问题。表面上看,英国是觉得宣言的措施太严厉,可能会影响AI技术的进步。而相比于英国的含糊其词,美国副总统万斯则发布了一番非常强硬的表态。万斯先是放话,表示AI是美国政府不会浪费的机会,这届美国政府打算继续在AI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他接着发出警告,称过度监管AI行业,可能会扼杀这个刚刚起步行业的发展。
紧接着,万斯还强调,欧洲领导人尤其应该"以乐观而非恐惧的态度看待这一新领域"。他的这番话似乎让他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产生了分歧,后者为进一步监管的必要性进行了辩护。马克龙在峰会上说:"我们需要这些规则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这是在讨论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环境和治理的影响之际发表的。
万斯(资料图)
在国际合作方面,60国签署的巴黎人工智能宣言标志着全球对于AI伦理与治理的共识,但美英未签署的态度显示出他们在技术主导权方面的焦虑。这一现象提醒我们,未来的国际关系可能更加复杂,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也需寻求平衡与合作。面对这种局势,各国应当意识到单靠自身力量难以应对未来挑战,国际合作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共同制定规则与标准,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既符合伦理又能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