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或曾宜居 “祝融号”发现火星“古海洋”
创始人
2025-02-28 18:00:36
0

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近日,该院方广有研究员领导的月球与火星探测雷达研究团队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祝融号”着陆区的地下10至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这些地质特征与地球海岸沉积物高度相似,为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提供了迄今最直接的地下证据。

这一成果以《火星成像发现古海洋地下沉积层》(Ancient ocean coastal deposits imaged on Mars)为题,于北京时间2025年2月25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火星因其与地球相似的地质特征、季节性变化和昼夜节律而被科学家视为人类星际移民的首选目标。过去数十年,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已取得诸多里程碑成果,但这些发现大多集中在环境极端寒冷的火星高纬度或极地区域,并且关于火星北部低地是否曾存在浩瀚海洋的争论始终存在,这使得获取火星古海洋的直接证据至关重要。

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于2021年5月15日着陆于乌托邦平原南部,搭载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制的火星次表层穿透雷达,用于探测地下结构和可能存在的水冰。祝融号行驶的路线位于前人提出可能存在的古海洋海岸线以北约280千米处,海拔比该海岸线低约500米。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祝融号雷达低频通道实测数据,在火星车沿途地表以下10至35米深度范围内识别出76个地下倾斜反射体。这些发射体空间分布广泛且均匀,覆盖范围超过1.3公里,所有反射体均呈现向北方低地方向倾斜的特征,倾角介于6°至20°之间、平均倾角为14.5°,且在相同位置的不同深度可观测到多个平行分布的反射体。这些层理结构与地球沿海沉积物的雷达成像结果惊人地相似,其一致性和物理特性排除了风成沙堆、熔岩管道或河流冲积等其他成因。这些沉积物的大规模存在表明,风浪驱动的沿岸输送为海岸线提供了稳定的泥沙净流入,并形成了海岸线前积层,这种结构只有在持久稳定的大型水体环境中才能形成,而非仅仅是局部和短暂的融水现象。

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火星北部平原曾存在古代海洋的关键地下证据,还揭示了火星曾经经历过长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期,这意味着火星可能曾长期维持适宜液态水存在的温度和气压条件,远超之前估计的短期融水事件。此外,研究发现的海岸线沉积物电介质特性与地球上由细砂和中砂颗粒的介电常数一致,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其海洋沉积物的性质。

此次发现的最大意义,在于将火星液态水的证据从火星人迹罕至的极地地区,扩展到了更适合人类活动的中低纬度地区,证实了火星可能曾经是宜居的。如果这一区域曾存在海洋,那么随着气候变迁,大量水分可能以地下冰的形式被封存,为未来火星基地的水资源利用提供了可能,也将大大降低火星基地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此外,这些古海洋沉积物保存了火星气候变化的历史记录,研究这些沉积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火星如何从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进而指导人类如何改造火星环境,实现火星的长期可持续居住。

来源:人民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国科研人员在南海北部成功开展... 7月9日,智能海水取样无人机出发执行任务。 7月9日,珠海云洲L25C调测无人艇在南海进行科考试验...
原创 中...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次航天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
我国科学家成功将从头合成的大尺... 新华社天津7月10日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将从头合成组装的兆碱基尺度人类基因组D...
中桥科技取得电磁阀线圈绕线装置... 金融界2025年7月1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惠州市中桥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磁...
智启津门·数聚上合 | 数字创... 简介:数字浪潮奔涌的当下,各行各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赛道上竞相疾驰。近年来,许多企业在互联网设计服务赛道...
打破电域限制!中国团队推出全球... 7月10日消息,据scitechdaily报道,由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南开大学...
集顺电子取得琴键式接线端子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1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佛山市集顺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琴键...
AI数字菜谱在蓉首发,“成都造... 滚烫的炒锅上方,机械臂稳健地接过系统指令,精准抓取青椒、肉片,镬气升腾间一份色泽红亮、香气四溢的菜肴...
数字化转型如何再造顺德产业价值... 图为广东申菱新基建领域智能温控产品智造基地项目。企业供图 顺德数字化转型版图再添重要一笔。 7月9日...
印度网友提问:中国有互联网吗?... 最近在外网上看到一个荒谬的问题:中国有互联网吗? 看来这位网友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啊。要不然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