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科技感十足,市场产业竞争力更强
创始人
2025-03-07 17:20:31
0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会上畅谈“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等热门议题,会场上科技感十足。

热烈的会场,开放的思维。在广东代表团的开放日,人工智能+无疑已经成为热门关键词,这首先呼应了国务院总理李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人工智能的论述与表达。今年,“人工智能+”首次以独立章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仅篇幅有了明显增加,而且各方面布局也趋于细化。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包括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的布局,建立未来产业的投入和增长机制。

具身智能之于广东,早已不是新鲜词。年初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具身智能机器人就已经传遍会场内外,人们对这个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深有体会。3月初,第六届粤港澳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发布的《2024年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广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培育引进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研祥高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志列所言,“全国每三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是广东造”,在人工智能赛道,广东已经居于前列,而且依然在奋力向上向新。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超24万套,占全国44%,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而全球人形机器人约38%的供应链企业在中国,其中57%集聚在粤港澳大湾区。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就是要能够敏锐把握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时代机遇,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充分结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而制造业足够强、市场规模足够大的广东,其人工智能区域创新能力已经连续8年全国第一,产业综合竞争力成为妥妥的国内第一梯队。在广东省人工智能应用典型案例中,涉及AI+制造的占到一半以上,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全国第一,工业机器人产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

在年初的“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明确表示,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不仅如此,继2023年汽车产业成为广东第八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后,2024年新能源产业又成为广东第九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及时把握国家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关键机遇期,紧盯科技前沿、产业“风口”、市场潮流,持续打造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热点、燃点和爆点,探索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广东代表团开放日,不仅是开放新广东向全世界的一次综合实力展示,也是人大代表围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一次头脑风暴。开放的是会场,更是市场。新广东,新机遇,正张开双臂迎接全世界有远见的投资者、有抱负的创业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际空间科学家圆桌会议在北京成... 中国日报11月21日电(记者 李梦涵)11月21日,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的国际...
歌尔股份:与英伟达合作开发AR... IT之家 11 月 22 日消息,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据媒体报道,歌尔正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下一...
原创 我... 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地球的舱门打开那一刻,航天员陈冬手里拎着的老鼠笼子瞬间成了全场焦点。这群小家伙跟着...
英国航天局出资研发“下一代卫星... 中新社伦敦11月21日电 (欧阳开宇 刘施岑)英国航天局21日宣布,将投入690万英镑(约6422万...
祝贺!2位校友当选为两院院士!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 大连理工大学校友张艳宁当选为中...
中美两国,扛着全世界往前冲 现在放眼全世界,真正能带动全世界发展的,其实就只有中美两个大国了。 尽管我们经常把这俩大国看作对手,...
科研人跨界创业 让创新不止于实...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在传统认知中,科研人办企业常被视为“小众试水”,甚至有观点认为“科学家难成企业...
五个大疆前员工攒了个3D打印公... 作者 | 铅笔道 阿欣 一场围绕 3D 打印的暗战,正悄悄在深圳湾打响。昔日的师徒,可能要站在了擂台...
河北馆陶:“共享模式”驱动轴承... 近日,在位于河北省馆陶经济开发区轴承园区,馆陶县昊鸿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鸿轴承)生产车间内,...
黑龙江移动通过数字员工赋能公文... 近日,黑龙江移动打造的数字员工公文办理助手正式上线运行。该应用依托中国移动能力中台“磐匠”数字员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