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米以下深海生物如何“抗压”?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秘
创始人
2025-03-13 11:20:34
0

历经10余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组学对深渊钩虾、深渊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揭开深渊生物高压下得以生存的部分秘密,多篇成果3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为深入理解生命如何适应深渊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深渊,指水深超过6000米的深海区域,长期被认为是复杂生命的“禁区”。生物如何“扛住”超高水压等深渊极端环境,一直是科学界的难题。2014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全球深渊研究团队、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分别组合的合作形式,对全球多个深渊海沟的若干生物样本开展了多维度研究。

通过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和群体遗传学分析,科研人员证明了端足目钩虾具有适应极端深渊环境的基因。同时,研究成果认为,与共生菌“合作”调控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浓度以维持细胞完整性,可能是钩虾“抗压”的关键。另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也能助力鱼类对抗高压。

科研人员深入分析了11种深海鱼类的基因组数据。结果表明,一些古老的深海鱼类在1亿年前就已经开始适应深海环境,而所有3000米以下深海鱼类均存在的一种特殊基因突变,在鱼类的深海高压适应中发挥了潜在作用。

科研人员通过载人潜水器对深海沉积物进行取样。(受访单位供图)

此外,科研人员构建了完整的深海原核微生物基因数据集,鉴定出7564个物种的代表性基因组,其中89.4%为尚未被公开的新物种。研究还发现,深渊微生物通过“精简型”和“多能型”两种适应策略,在高压、低温、寡营养环境中异常繁盛。(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陈凯姿

作者:赵颖全 陈凯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国将寻找第二颗地球 宇宙如何产生?生命从何而来?宇宙之中,我们是否孤独?黑洞的真面目又是如何?这些困扰人类的终极问题,中...
博科能源取得圆柱锂电池结构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博科能源系统(深圳)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圆柱锂电池结构”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金振源技术总监陈文兵的一天——... □本报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11月21日早上6时,位于睢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商丘金振源电子科技有限...
光谷“织网”记:“2+8+N”... 来源:人民邮电报 11月21日至23日,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光谷会展中心举办。大会...
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启动 医学影... 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启动 医学影像开始实现全国“漫游” 本报北京电(记者孙秀艳)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一...
英格尔医药取得一种药物分析用取...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英格尔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药物分析用取样装置”的专利,...
当孩子问:神舟和天舟有什么不同... 最近,中国航天好消息不断: 10月31日,神舟二十一号成功发射; 11月14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
中部第一!山西每万人拥有5G基... 潞安化工集团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全国首座5G煤矿,实现了智能化开采(资料图片)。 累计建成5...
我国空间环境和空间碎片防护领域... 11 月 25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今日消息,都亨同志治丧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
中国联通工业数字化转型成果丰硕... 来源:人民邮电报 在以“万物互联、智能领航”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联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