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建起一座厂,演绎一段“传奇”。一家企业自带“金刚钻”,开启行业新征程。
烟台力凯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凯科技”)在行业中大显身手,该公司突破多线切割技术,以切割“三部曲”在高新技术领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没错,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力凯科技一路风驰电掣,为的是驶入更广阔的天地。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烟台开发区的力凯科技,车间里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令人震撼。烟台工商联执委、力凯科技董事长吕春哲步伐矫健地走在前面,一边引领参观,一边热情地介绍着。车间一侧,DA300碳化硅多线切割机正在飞速运转,“这十几台正在做最后的校验,将陆续出厂。今年企业实现开门红,效益在去年同期基础上增加一倍不成问题。”吕春哲介绍。
一个人建起一座厂的“传奇”
眼前的力凯科技,是一家集装备、金刚石线、多线切割服务三位一体的切割技术全产业链条发展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是走在高新技术前沿的行业主力军。可谁又曾想过,这家荣誉加身又朝气蓬勃的企业,18年前是一个人建起来的。“一个懂机械的人撸起袖子干,那就是企业最初的样子。”吕春哲这个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创业者,这个在高端装备机械制造领域备受瞩目的民营企业家,靠着“80后”的那股韧劲和执着,书写了一个让人折服的、传奇般的创业故事。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04年,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的吕春哲进入一家生产电子设备的韩资企业,在那里,吕春哲发现,多线切割设备市场长期被日本、瑞士等国家垄断,而我国又是稀土原料大国,对多线切割设备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吕春哲敏锐捕捉到市场机遇后选择自主创业,2005年他的企业便有了雏形。
自2012年起,吕春哲自主研发多线切割设备,2018年创建烟台力凯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就这样书写出一个人建起一座厂的“传奇”。从无到有,吕春哲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有力。如今,力凯科技成绩斐然,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荣获“2017年度山东省最具创新力物联网单位”,产品入选“2017年山东省十佳物联网解决方案”……2024年12月12日,公司完成A轮融资,为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有了“金刚钻”,突破“卡脖子”技术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从跟跑到领跑,吕春哲带领力凯科技不断在行业里刷新、突破:从2005年靠SMD打扁机和49S点焊包装一体机开启创业,到2012年战略转型进军多线切割领域;从2016年生产业内CX2121首台双工位多线切割设备,到2019年生产CX680双工位多线切割设备;从2022年生产CX3615双工位金属材料直片多线切割设备,到2023年企业扩张引进金刚石线项目,再到目前持续深耕切线技术……究其原因,除了企业领导者高瞻远瞩外,还有企业不断创新深耕行业内核,把握行业主动权。
“我们历时3年,攻克了多线切割装备在进给装置和罗拉等关键部件的技术壁垒,突破了高转速、高精度和高速同步的技术难点。另外,我们在国内首创6英寸碳化硅切割技术,实现了大尺寸切割设备和切割耗材的研发及应用突破,可完成高线速下碳化硅高速平坦切割,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吕春哲说。凭借自主创新,力凯科技在多线切割领域迅速崛起。在吕春哲看来,延伸产业链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力凯科技秉持“以领先的切割技术,让工业智造更美好”的愿景和使命,将“切割装备+切割耗材+切割服务”系统化切割“三部曲”不断完善,助力客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目前,公司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巴西、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力凯科技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占企业营收的10%以上。吕春哲带领团队日夜奋战,积极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等高校开展合作,借智借力攻克技术难题,解决一个个“卡脖子”技术难关。目前,力凯科技联合清华科研团队成立了烟台清科嘉机器人联合研究院,致力于特种场景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应用。2023年5月11日5时16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中国航天完成了又一次壮美腾飞,这里面就有力凯科技的助力。未来在航天航空领域,力凯科技将继续深耕。
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新发展,新机遇,也有新挑战。力凯科技在吕春哲的带领下,正朝着国际化、科技化、现代化的方向大步迈进。未来,吕春哲希望“让创新服务社会,让科技造福人生”。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力凯科技必将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持续发光发热,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YMG全媒体记者 衣文萍 摄影报道
下一篇:深圳拟试点“沙盒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