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前空翻,对人形机器人来说有多难?
创始人
2025-03-14 04:40:32
0

在大众还在意犹未尽于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时,2025年2月,一段人形机器人完成270度前空翻的视频再次引发了全球科技界震动。在视频中,由深圳众擎科技研发的PM01机器人以1.38米的轻量化机身腾空而起,在0.7秒内完成从起跳到稳健落地的复杂动作序列。

在此之前,以波士顿动力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已经完成了后空翻动作,但这次的前空翻动作有何难度?它为何会瞬间吸引到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呢?

前空翻难在哪里?

前空翻作为体操运动中的高阶动作,对机器人而言涉及多维技术耦合。其难度系数远超常规行走或奔跑,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首先是能量瞬时输出与精密控制的矛盾。机器人需在0.2秒内将关节扭矩提升至360N·m,相当于自重9倍的瞬时推力。其次是无视觉依赖的空间感知挑战。腾空阶段头部传感器因身体翻转面临0.5秒的视觉遮蔽。最后是落地冲击的力学平衡难题。40公斤机体以4.3m/s速度触地时,冲击力峰值达2200N。

图片来源:众擎科技官网

对此,众擎科技则是主要进行了两大技术突破。首先是自适应行走算法与高动态运动控制系统的协同优化,该技术可以将动态控制精度与步态适应性纳入统一训练框架,实现毫秒级关节力矩响应。其次是传感器融合技术,该技术可以结合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IMU)和视觉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并调整机器人的空间姿态。

众擎科技的突破性进展源于其独特的技术路径设计:首先是直膝步态奠定运动基座。2024年10月发布的SE01机型,通过颠覆传统的直膝行走算法,将能量效率提升至78%。其次是硬件-算法协同进化体系。PM01的技术跨越,印证了众擎科技提出的“三位一体”研发范式,即仿生驱动架构、动态阻抗控制和数据印证。

前空翻是如何实现的?

众擎科技的快速崛起,映射出深圳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独特生态优势:

首先是供应链的极致效率深圳拥有以南山科技园为中心,34家上市企业构成核心部件供应网络的3小时工业圈,这其中就包括诸如伺服电机(兆威机电)、力矩传感器(奥比中光)、碳纤维骨架(光威复材)等核心供应商。此外,这些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均超过了90%,相较进口方案成本降低58%,也为众擎科技带来了极大的成本优势。

其次是政策-资本的双轮驱动。例如在专项支持体系方面,就提供有60%“训力券”补贴算法训练成本、覆盖研发-测试-量产全周期的45亿元年度政策包、首批开放23个公共测试场域的场景开放计划以及资本助力。

最后是人才集聚效应。创始人赵同阳领衔的团队,汇聚了来自小鹏鹏行、大疆等企业的顶尖工程师。

另外,众擎科技的量产计划直指产业痛点。例如在工业场景下,在诸如动态装配和高危环境作业;在服务场景创新下,人形机器人可以进行包括体操舞蹈在内的文体娱乐作业;在应急救援中,人形机器人可以搭载生命探测模块,进行人员搜寻和抢救作业。

前空翻后,还有哪些问题?

尽管取得突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仍面临三大关卡:

首先是成本瓶颈:当前单机成本约15万,需通过规模效应降至15万,需通过规模效应降至5万级。其次是能耗优化:连续动态作业续航不足2小时,亟待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最后是伦理规范:ISO/TC299正制定动态机器人安全标准,涉及动能限制与决策透明性。

前空翻动作的突破不仅刷新了人形机器人的动态性能极限,更标志着中国企业在高复杂度运动控制领域实现技术领跑。众擎科技的实践证明,中国企业完全能在尖端领域实现超越。其“场景驱动研发+生态协同创新”的模式,为硬科技创业提供了新范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优刻得与数道智算达成智算中心战... 近日,优刻得与智能计算领域创新企业北京数道智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数道智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
局域网监控软件哪家好?5款高端...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烦恼: 公司网络突然变慢,却找不到原因? 员工上班时间刷视频、打游戏,工作效率低下...
时隔两月半,微信内测爆更! 在多个新功能灰度放量后,微信官方终于发布了新版本更新。 就在昨晚(3 月 10 日), 微信安卓平台...
游戏ios系统管理:便宜好用且... **一、云手机在游戏群控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游戏世界里,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多账号操作或者...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保障关键设施... 引言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电力设施等关键场所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医生再三提醒:耳朵背了,宁可大... 耳朵,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就像心灵的“天线”,捕捉着世界的每一丝声音。然而,许多人却在不知不觉...
德邦证券:AIDC需求激增,推... 2月26日,德邦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算力体现网络价值,AIDC成为基建先锋。IDC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
“金企赋能+讲堂”第三期:AI... 来源:新锐山东2025 为进一步推动辖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职工业务创新与智能化办公能力,2月22日...
科技打造新体验——从2号线到1... 太原轨道交通项目实施时间不长,但起点却不低。定于2月22日开通运营的太原地铁1号线,从列车运行到乘客...
*ST工智收到江苏证监局监管关... *ST工智2月19日晚公告,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出具的《江苏证监局关于对江苏哈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