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史前生物大灭绝中的陆地“避难所”
创始人
2025-03-14 11:20:24
0

南京3月13日电 (记者 徐珊珊)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3日消息,该所科研人员及团队通过对新疆吐哈盆地西缘出露的南桃东沟剖面中的孢粉化石进行详细研究,发现了二叠纪末大灭绝期间的陆地“避难所”。

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末大灭绝是寒武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危机,大量研究表明这次危机导致了当时海洋中80%以上的物种灭绝。然而,这次灭绝对陆地的影响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论。

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纪末大灭绝期间,在南桃东沟剖面中已发现的33个孢粉属无一灭绝。若将世界其他地区的孢粉数据纳入考虑,南桃东沟剖面记录的孢粉化石种在大灭绝后真正灭绝的可能仅为21%。一系列证据表明,新疆吐哈盆地南桃东沟地区在二叠纪大灭绝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的陆地植被大灭绝现象。

同层保存的大量四足动物骨骼化石则表明,在二叠纪末大灭绝结束后仅75000年,该地区就形成了复杂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锋介绍,南桃东沟剖面产出的化石表明,当地陆地生态多样性恢复的速度比其他地区快10倍以上,这也证明这里未出现明显的陆地植被大灭绝。

由于这些四足动物在新疆地区较早地层中没有相关化石记录,科研人员认为,它们是二叠纪末大灭绝后从其他地区迁移而来。这说明,南桃东沟在二叠纪末大灭绝后相对其他地区具有更丰茂的水草和宜居的环境,为这些迁入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它们能在大灭绝后的短短几万年内快速大量繁衍。

科研人员通过对比发现,当地植被能够逃过二叠纪末大灭绝期间的环境灾难,主要得益于长期稳定的气候条件,当地的常年降雨维持在1000毫米左右,成为植被得以保存的关键。

刘锋表示,尽管新疆吐哈盆地在二叠纪末大灭绝期间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这一导致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主要诱因距离很近,然而,看似最危险的地方却出现了陆地植被的避难所,成为陆地其他生物快速复苏的“生态绿洲”。(完)

【编辑:李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东奥冠新能源取得高压电池组测...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奥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高...
如何看待不温不火的微信群 原创 何声静 何曾于相识 2025年07月01日 08:45 安徽 你的关注,就是我默默前行的动力...
物联网专线:构建万物互联的专用... 一、应用场景:重塑八大行业的运营范式 1、智能制造 在汽车工厂中,物联网专线连接着3000余台生产设...
江阴银行推动绿色银行转型 本报讯 近日,江阴银行传来好消息,该行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果,2023年创新引入的智能水雾降温系...
江苏新图机械取得能有效自动化调...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新图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升降装置...
上海零数众合申请测试数据生成技...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零数众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
联影医疗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联影医疗(68827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建博会7月8日在广交会展馆开幕... 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主办的第27届中国建博会(广州),将于7月8日在广交...
水境 水质在线监测仪:精准感知... 今日好物分享:【SJ-ZS9】在线浊度监测仪 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
仿生家族还有哪些成员 蚊形仿生机器人比针还要轻却能抵御4级强风 鱼形仿生机器人潜水深度最深可达到18米 仿生鸟能够模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