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要钻全球最深井,深达19公里,比科拉深井还深7公里
创始人
2025-03-17 15:40:31
0

就在今年的2月20日:我国的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成功完钻,钻探深度达到地下10910米。

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深地”探索领域取得了又一里程碑式的成就,继“深空”和“深海”之后,我国在地球深部的探索能力再上新台阶。

这座垂直深度超万米的深井,历时一年多才完成钻探,刷新亚洲陆上最深直井纪录。不过,虽然它的深度接近11,000米,却仍然不是世界上垂直深度最深的深井,这方面的世界之最仍然属于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完成钻探的科拉深井。

1970年5月24日,前苏联在科拉半岛启动的"地球望远镜计划",创造了至今未被打破的12,226米超深井世界纪录。这个始于美苏太空竞赛时期的"逆向登月计划",动用了超过5,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极地冻土带持续钻探24年。当钻头穿透古老波罗的海地盾时,科学家们在7公里深处发现了20亿年前的微生物化石,这一发现直接改写了地球生命演化史。

科拉深井的钻探过程堪称人类与地球地壳的史诗级较量。为应对6公里以下超过300℃的高温,苏联工程师开发了液氮冷却系统;在钻探至9公里时,钻杆自重已达2,000吨,相当于悬吊着400头成年非洲象。

然而科拉深井保持了数十年的世界纪录,或许就要被打破了。据美媒在今年3月中旬的报道,美国Quaise能源公司宣布了一项19公里深度的钻探计划,比科拉深井还深7公里,将这场"向地心进军"的竞赛推向新维度。

深入地面以下19,000米这个深度不仅意味着穿透整个大陆地壳(地球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公里),更将触及温度高达500℃的地幔边缘层。其核心目标直指地热能开发——据估算,地核散失的热量相当于每秒燃烧2,000万吨标准煤。

要实现这个目标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操作时需要突破三大技术禁区:首先是突破传统旋转钻头的物理极限,现有钨钢合金钻头在400℃就会软化成"面条";其次是解决钻井液在超高温下的相变难题,常规水基泥浆在300℃就会气化爆裂;最后是应对12公里以下岩石的塑性流动,当年科拉深井的工程师们在钻探最后300米钻探耗时整整10年,就是因为花岗岩在高压下变得像橡皮泥般难以破碎,向下钻探的难度巨大。

不过Quaise公司已经创新了钻探技术,其解决方案充满科幻色彩——用高能毫米波取代机械钻头。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类似太空激光武器:通过直径7厘米的波导管,将功率密度达200kW/cm²的毫米波束聚焦到岩石表面,瞬间产生2,800℃的等离子体,使岩石熔化成玻璃态后气化喷出。这种"无接触"钻探方式效率极高,理论上可在20天内穿透20公里岩层。

为实现这个构想,科学家攻克了三大关键技术:开发出基于回旋管技术的兆瓦级毫米波发生器,其能量转换效率达70%;研发出自清洁波导管系统,利用超音速氩气射流清除熔渣;设计出智能聚焦阵列,通过实时岩性分析动态调整波束参数。实验室数据显示,该技术在玄武岩中的钻速可达每小时30米,是传统方法的60倍。

为什么要进行如此之深的钻探探索呢?因为在19公里深处还有自然界最狂暴的能量形态——超临界水体。这种在374℃、22.1MPa临界点之上的特殊物质,同时具备水的高密度和蒸汽的高扩散性,其焓值是常规地热流体的10倍。更关键的是,超临界水的热力学特性使其能够直接驱动超临界燃煤机组,无需经过复杂的二次换热。

Quaise能源的计算模型显示,单口19公里深井可建立直径1米的垂直热交换通道,通过与周边裂隙网络的耦合作用,形成直径300米的热提取区。在持续运行状态下,这种"地热烟囱"每年可提取相当于300万桶原油的热量。若配合二元闪蒸发电系统,其能量转化效率可达40%,远超光伏和风电的20%上限,看起来他的回报也是非常诱人的。

尽管技术蓝图令人振奋,但通向19公里的道路布满荆棘。首当其冲的是材料科学挑战:波导管需要承受相当于深海潜艇10倍的压力,同时保持毫米级的尺寸精度;其次是能量传输损耗,即便使用超导波导管,20公里传输仍会损失15%的能量;最棘手的是井筒稳定性问题,在岩石热膨胀系数差异下,裸眼井段可能发生千米级的错动位移。

对此,工程团队提出三大创新方案:开发基于碳化钽的梯度涂层波导管,其耐温能力提升至1,600℃;建立分布式中继放大站,每500米设置能量补充节点;采用自膨胀式智能衬管,通过形状记忆合金实现井下自适应支护。这些技术若获突破,将带动整个高端制造产业升级。

如果19公里深井计划成功,全球能源版图将迎来革命性变革。理论上,仅开发地表以下0.1%的地热能,就可满足人类200年的能源需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能源系统的根本性:地热电站可无缝对接现有电网基础设施,其稳定的基荷特性完美弥补风光电力的波动缺陷。

麻省理工的模拟研究显示,当地热发电成本降至50美元/MWh时,将触发能源替代的临界点。届时,传统火电站将退化为调峰备用,风光电站转向氢能生产,而地热-氢能耦合系统可能成为碳中和时代的终极解决方案。这种转变不仅关乎技术突破,更将重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地热资源的普适性特征,或将终结化石能源时代的地缘争夺。

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19公里深井计划堪比当代的"巴别塔"。它既是能源革命的冲锋号,也是深地科学的探测器。当毫米波束穿透莫霍面时,我们或将首次直接观测到地幔对流运动,破解板块构造的动力之源;那些封存在太古宙岩石中的信息,可能改写生命起源的叙事诗。

正如科拉深井首席科学家大卫·格鲁伯所言:"向地心进发的每一米,都是人类认知边界的突破。"这场跨越岩石圈的远征,终将证明最珍贵的不是我们获取的能量,而是在征服极限过程中淬炼出的文明之光。当某天19公里深井喷涌出第一股超临界蒸汽时,那升腾的不仅是清洁能源,更是人类智慧对自然法则的崇高致意。

马斯克:SpaceX今年将发射全球90%的载荷,中国发射占5%,其它5%

日本造出全球首个铀基蓄电池,用的原料却是贫铀核废料

多国科学家新研究定义巨齿鲨大小:体长可超24米,体重可达94吨

去年绿化1亿亩!我国成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超25%

印度亮相首款高超音速导弹,一发造价70亿卢比!能比过东风-17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地球生命起源有新解 或诞生于水... 王信强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生命可能起源于水滴中的“微闪电”。也就是说,构成地球生命的第一个分...
优刻得与数道智算达成智算中心战... 近日,优刻得与智能计算领域创新企业北京数道智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数道智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
马化腾三大战略揭秘:从差点卖 ... 文 / 大力财经 作者 / 魏力 站在AI 时代的十字路口回望,腾讯的成功绝不是偶然。从 QQ 到微...
游戏ios系统管理:便宜好用且... **一、云手机在游戏群控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游戏世界里,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多账号操作或者...
局域网监控软件哪家好?5款高端...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烦恼: 公司网络突然变慢,却找不到原因? 员工上班时间刷视频、打游戏,工作效率低下...
魔法原子举办2025场景战略发... 3月26日,魔法原子举办「原子双生」2025场景战略发布会,正式推出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并首次推...
西湖大学开发出精准定位脑疾病细... 2025-03-20 08:41:52 作者:狼叫兽 近日,西湖大学杨剑教授团队在脑疾病研究领域...
时隔两月半,微信内测爆更! 在多个新功能灰度放量后,微信官方终于发布了新版本更新。 就在昨晚(3 月 10 日), 微信安卓平台...
学而思“上新”,学习机的“参数... 来源:雪豹财经社 在小红书上,“学习机哪个牌子好用推荐”的相关笔记超过130万篇。面对市面上大量同质...
《世界是平的》作者再刊文:没有... 托马斯·L·弗里德曼是美国《纽约时报》外交事务观点专栏作家,也是三次普利策奖的获得者,著有《世界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