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链需突破“技术孤岛”构建“生态大陆”
创始人
2025-03-17 15:20:40
0

贾 丽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不仅是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更是我国信息安全的基石。当前AI领域的技术生态仍处于“积累”阶段,呈现“孤岛化”特征——芯片、算法、数据等关键环节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技术的整体突破。

笔者认为,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产业链应重点攻克前端关键技术,从“技术孤岛”向“生态大陆”跃迁,从而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

首先,促进协同发展,突破算力瓶颈之困。

目前,我国相关企业在算力领域有所突破,但仍存在计算资源不足或效率较低、软硬件协同不足、数据规模与算力不匹配等现象。

产业链应推动算力资源的均衡分布,寻求低功耗、高效能的算力方案,并跳出“单点技术突破”,构建一个协同化的“生态大陆”。例如,形成国产“芯片+算法”的协同优势,各方联合设立AI生态协同创新中心,聚焦芯片等关键技术的协同研发与生态共建。

其次,建立开放生态,化解算法分散之局。

当下,国产AI大模型层出不穷,但在部分底层算法框架的研发与应用方面依旧呈现碎片化特征。

相关方应推动国内算法框架的标准化与开源化,打破“算法孤岛”。例如,借鉴国际开源社区的成功经验,建立国家级AI算法开源平台,促进算法资源的共享与创新;加快制定AI技术的国家标准,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对标国际水平推动国产算法框架与芯片的标准化,提升在全球AI生态中的话语权。

最后,在保障安全和隐私前提下,突破数据共享之难。

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了AI大模型的性能和应用效果。目前,垂直行业存在部分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模型优化。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道路场景复杂多变,数据标注需要极高的精度和专业性。产业链应建立健全数据标注规范和质量评估体系,同时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清洗,提升数据质量。在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也应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AI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不仅是一场技术攻坚战,更是一场生态重构战。从“技术孤岛”到“生态大陆”,是挑战,也是机遇。唯有通过全栈式生态构建,才能真正实现AI技术的自主可控,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也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 钛媒体App 8月2日消息,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在会上发言...
晨征光电取得镜片加工定位夹具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福州晨征光电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镜片加工...
无问智推来了!TDengine... AI是一场革命,正在影响千行万业,重塑企业竞争格局。 7月29日,时序数据库提供商涛思数据发布了首款...
2025京港澳青年科学家大会召... 8月1日,以“同心携手 向新而行”为主题的2025京港澳青年科学家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市委...
四川首批机器人产业机会清单发布 ●应用场景194个 重点面向工业、公安、民政、文旅、卫健、应急等系统 ●重点产品120个 面向全省机...
河北文扬印刷取得用于印刷生产的...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北文扬印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用于印刷...
仪征新源取得硅油加工用反应釜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仪征市新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英特尔前首席工程师、玻璃基板技... IT之家 8 月 2 日消息,自今年 3 月 18 日英特尔新 CEO 陈立武上任后,这家半导体龙头...
梦净源取得一种新风系统出风组件...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安徽省梦净源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实验首次观测到横向汤姆逊效应 最近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关于横向汤姆逊效应的突破性观测,标志着热电学领域的一个关键时刻,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