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诺奖得主丹·谢赫特曼:好奇心引领,在质疑中坚守真理
创始人
2025-03-26 22:00:57
0

3月24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Dan Shechtman)教授走进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北师港浸大),以“从童年好奇到诺奖荣耀:科学与工程的探索之旅”为题为师生带来演讲。

丹•谢赫特曼(Dan Shechtman)走进北师港浸大(BNBU)(摄:李海珊)

谢赫特曼在1982年发现的准晶体,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家们看待固体物质的方式。在此之前,学界普遍认为原子在晶体内呈对称模式分布,而谢赫特曼发现的准晶体具有与晶体相似的长程有序的原子排列,却不具备晶体的平移对称性。

这一发现在当时引发了很多争议。曾两获诺奖的莱纳斯·鲍林公开质疑:“世界上没有准晶体,只有准科学家。”然而,谢赫特曼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复现证据出现,这一发现最终使科学家们重新审视对物质本质的观念。

面对质疑,“如何坚信自己是对的?”讲座中有人问道。

“因为我是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专家,同时精通晶体学和快速凝固材料,这种复合专业背景是他人所不具备的。”谢赫特曼答道。他表示,人们在掌握现有知识体系的同时,要明白并非所有内容都永恒正确。“如果你能推动变革,就放手去做——但前提是成为某个你热爱的细分领域的专家。”专业性的建立带来直面质疑的底气:“欢迎复现我的实验来证伪,但不要用旧教科书反驳——科学家的使命就是改写教科书。”

他指出,优秀的论文往往源于研究者们的贡献,每个人从不同视角拼合出更完整的科学图景。因此,成为一名科学家不仅意味着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还要持续学习、保持合作精神、对世界永怀好奇。

谢赫特曼至今仍对自然、人类心理、技术发展等领域充满好奇。在北师港浸大,学校教授研发的垂直起降无人机技术令他印象深刻:“我很惊喜看到高校对这项技术投入研发。”他鼓励青年科研者结合理论探索与实际问题,以科技与合作造福人类更好发展。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李桥顺)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NASA数十科学项目被勒令限期... IT之家 7 月 2 日消息,美国政府已经大幅削减 NASA 科学项目的预算支出,大量正在筹备中的项...
点燃创新创业新引擎 南京首场A... AI还能怎么玩? 未来我们怎么与AI共存?……首届"南客松"AI黑客松大赛上,参赛选手12小时极限编...
山东奥冠新能源取得高压电池组测...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奥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高...
如何看待不温不火的微信群 原创 何声静 何曾于相识 2025年07月01日 08:45 安徽 你的关注,就是我默默前行的动力...
物联网专线:构建万物互联的专用... 一、应用场景:重塑八大行业的运营范式 1、智能制造 在汽车工厂中,物联网专线连接着3000余台生产设...
江阴银行推动绿色银行转型 本报讯 近日,江阴银行传来好消息,该行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果,2023年创新引入的智能水雾降温系...
江苏新图机械取得能有效自动化调...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新图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升降装置...
上海零数众合申请测试数据生成技...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零数众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
联影医疗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联影医疗(68827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建博会7月8日在广交会展馆开幕... 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主办的第27届中国建博会(广州),将于7月8日在广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