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诺奖得主丹·谢赫特曼:好奇心引领,在质疑中坚守真理
创始人
2025-03-26 22:00:57
0

3月24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Dan Shechtman)教授走进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北师港浸大),以“从童年好奇到诺奖荣耀:科学与工程的探索之旅”为题为师生带来演讲。

丹•谢赫特曼(Dan Shechtman)走进北师港浸大(BNBU)(摄:李海珊)

谢赫特曼在1982年发现的准晶体,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家们看待固体物质的方式。在此之前,学界普遍认为原子在晶体内呈对称模式分布,而谢赫特曼发现的准晶体具有与晶体相似的长程有序的原子排列,却不具备晶体的平移对称性。

这一发现在当时引发了很多争议。曾两获诺奖的莱纳斯·鲍林公开质疑:“世界上没有准晶体,只有准科学家。”然而,谢赫特曼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复现证据出现,这一发现最终使科学家们重新审视对物质本质的观念。

面对质疑,“如何坚信自己是对的?”讲座中有人问道。

“因为我是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专家,同时精通晶体学和快速凝固材料,这种复合专业背景是他人所不具备的。”谢赫特曼答道。他表示,人们在掌握现有知识体系的同时,要明白并非所有内容都永恒正确。“如果你能推动变革,就放手去做——但前提是成为某个你热爱的细分领域的专家。”专业性的建立带来直面质疑的底气:“欢迎复现我的实验来证伪,但不要用旧教科书反驳——科学家的使命就是改写教科书。”

他指出,优秀的论文往往源于研究者们的贡献,每个人从不同视角拼合出更完整的科学图景。因此,成为一名科学家不仅意味着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还要持续学习、保持合作精神、对世界永怀好奇。

谢赫特曼至今仍对自然、人类心理、技术发展等领域充满好奇。在北师港浸大,学校教授研发的垂直起降无人机技术令他印象深刻:“我很惊喜看到高校对这项技术投入研发。”他鼓励青年科研者结合理论探索与实际问题,以科技与合作造福人类更好发展。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李桥顺)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临... 临门一脚又“趴窝”!马斯克的星舰若迎4连炸,美国登月真要黄了? 埃隆·马斯克的“星舰”乃是人类有史以...
芯朋微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同步...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芯朋微(68850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同步整...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 转自:看台海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5日在重庆开幕。本届...
助力化工大幅降耗减排 中国科学... 在化学工业的加氢反应中,氢气异裂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消耗大量能源并增加安全风险。长期以来,如何...
时代落幕!任天堂正式终止3DS... 任天堂已于2025年9月4日正式停止New Nintendo 2DS LL/XL的维修服务,理由是零...
浙江首个!温州市人工智能局正式... 9月3日,南都记者获悉,在温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上,温州市人工智能局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该省首个挂...
原创 美... 当地时间9月2日,美国参议院公布了年度国防政策方案的初步版本,其中包括要求美国人工智能(AI)芯片厂...
双梁起重机源头厂家推荐天津塘沽...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福利塑料制品厂作为华北地区一家专注于工业起重设备制造的企业,始终坚持以技术为根基、...
“飞天战袍”护航深空探索(知与... 本报记者 刘 峣 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在舱外工作。 新华社发 日前,神舟二十号乘组圆满完成第三...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渝...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5日在重庆开幕。本届智博会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