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诺奖得主丹·谢赫特曼:好奇心引领,在质疑中坚守真理
创始人
2025-03-26 22:00:57
0

3月24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Dan Shechtman)教授走进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北师港浸大),以“从童年好奇到诺奖荣耀:科学与工程的探索之旅”为题为师生带来演讲。

丹•谢赫特曼(Dan Shechtman)走进北师港浸大(BNBU)(摄:李海珊)

谢赫特曼在1982年发现的准晶体,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家们看待固体物质的方式。在此之前,学界普遍认为原子在晶体内呈对称模式分布,而谢赫特曼发现的准晶体具有与晶体相似的长程有序的原子排列,却不具备晶体的平移对称性。

这一发现在当时引发了很多争议。曾两获诺奖的莱纳斯·鲍林公开质疑:“世界上没有准晶体,只有准科学家。”然而,谢赫特曼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复现证据出现,这一发现最终使科学家们重新审视对物质本质的观念。

面对质疑,“如何坚信自己是对的?”讲座中有人问道。

“因为我是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专家,同时精通晶体学和快速凝固材料,这种复合专业背景是他人所不具备的。”谢赫特曼答道。他表示,人们在掌握现有知识体系的同时,要明白并非所有内容都永恒正确。“如果你能推动变革,就放手去做——但前提是成为某个你热爱的细分领域的专家。”专业性的建立带来直面质疑的底气:“欢迎复现我的实验来证伪,但不要用旧教科书反驳——科学家的使命就是改写教科书。”

他指出,优秀的论文往往源于研究者们的贡献,每个人从不同视角拼合出更完整的科学图景。因此,成为一名科学家不仅意味着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还要持续学习、保持合作精神、对世界永怀好奇。

谢赫特曼至今仍对自然、人类心理、技术发展等领域充满好奇。在北师港浸大,学校教授研发的垂直起降无人机技术令他印象深刻:“我很惊喜看到高校对这项技术投入研发。”他鼓励青年科研者结合理论探索与实际问题,以科技与合作造福人类更好发展。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李桥顺)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喜讯!这项市重大专项课题顺利验... 近日,由美象信息牵头承担的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医院物流机器人集群调度与数字孪生系统研...
阿里千问APP公测 与Chat... 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当天,千问APP公测版上线,...
美媒:“科幻小说”或将照进老年... 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14日文章,原题:机器人时代,老年生活将截然不同 美国正在面临老年护理危机—...
哈电集团铸大国重器攀科技高峰 哈电集团研制的世界首台参数最高、单机容量最大陕西彬长66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CFB)发电项目...
10个高端科学仪器与传感器优质... 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2025北京高端科学仪器与传感器大会上了解到,我区与10个优质产业落地项目集中签...
华为兆瓦充电加持 云南高速公路... 11月18日消息,据“华为数字能源”官方发布,本月16日,云南高速公路重卡绿电超充走廊全线贯通暨兆瓦...
Qwen用开源逆袭GPT的故事... 作者 | Yoky 邮箱 | yokyliu@pingwest.com Qwen模型逆袭GPT的策略...
昆仑万维正式发布Skywork... 11月18日,昆仑万维正式发布Skywork R1V4-Lite,一款集成视觉操作、推理与规划的轻量...
无液氦磁共振创新应用联盟在湖南... 人民网长沙11月17日电 (记者匡滢)“无液氦磁共振创新应用联盟”日前在湖南成立。据悉,此次成立的“...
河南淮滨:智慧物流破解“双11... “双11”购物狂欢过后,快递物流进入“爆仓”考验期。在河南省淮滨县的快递分拣站,每天3万余件包裹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