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诺奖得主丹·谢赫特曼:好奇心引领,在质疑中坚守真理
创始人
2025-03-26 22:00:57
0

3月24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Dan Shechtman)教授走进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北师港浸大),以“从童年好奇到诺奖荣耀:科学与工程的探索之旅”为题为师生带来演讲。

丹•谢赫特曼(Dan Shechtman)走进北师港浸大(BNBU)(摄:李海珊)

谢赫特曼在1982年发现的准晶体,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家们看待固体物质的方式。在此之前,学界普遍认为原子在晶体内呈对称模式分布,而谢赫特曼发现的准晶体具有与晶体相似的长程有序的原子排列,却不具备晶体的平移对称性。

这一发现在当时引发了很多争议。曾两获诺奖的莱纳斯·鲍林公开质疑:“世界上没有准晶体,只有准科学家。”然而,谢赫特曼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复现证据出现,这一发现最终使科学家们重新审视对物质本质的观念。

面对质疑,“如何坚信自己是对的?”讲座中有人问道。

“因为我是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专家,同时精通晶体学和快速凝固材料,这种复合专业背景是他人所不具备的。”谢赫特曼答道。他表示,人们在掌握现有知识体系的同时,要明白并非所有内容都永恒正确。“如果你能推动变革,就放手去做——但前提是成为某个你热爱的细分领域的专家。”专业性的建立带来直面质疑的底气:“欢迎复现我的实验来证伪,但不要用旧教科书反驳——科学家的使命就是改写教科书。”

他指出,优秀的论文往往源于研究者们的贡献,每个人从不同视角拼合出更完整的科学图景。因此,成为一名科学家不仅意味着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还要持续学习、保持合作精神、对世界永怀好奇。

谢赫特曼至今仍对自然、人类心理、技术发展等领域充满好奇。在北师港浸大,学校教授研发的垂直起降无人机技术令他印象深刻:“我很惊喜看到高校对这项技术投入研发。”他鼓励青年科研者结合理论探索与实际问题,以科技与合作造福人类更好发展。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李桥顺)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河再夺世界图计算领域桂冠 这两天,“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再次获得世界图计算领域冠军。 大数据能效图计算排行榜,由因特尔等公司...
数字技术促进城乡融合的机制和路...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论点摘编】 赵儒煜、马文博、李菁菁在《经济纵横》2025年第1...
原创 不... 现在芯片生产这事儿,基本被几家大厂垄断,尤其是那些高端的5纳米甚至更小的芯片,得靠极紫外光刻机来搞定...
以纳米之光点亮新质生产力未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十四五”时期,中国高科技民企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跃升...
天津大学团队解码大脑信息处理机...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梁绍楠 记者 陈欣然)近日,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于强教授团队联...
维信诺涨1.14%,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11月24日,维信诺涨1.14%,成交额1.53亿元,换手率1.25%,...
科研人员揭开嫦娥六号月壤黏性之... 记者11月24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嫦娥六号月壤样品,该所祁生文研究员团队系统...
雷士光电取得导轨灯及其电源盒组...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导轨灯及其电源盒组件、照明系统”的专利...
“十五五”期间,中国将实施“系...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11月24日,记者获悉,“十五五”期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将组织实施包含...
“突破想象的未来”张小花《电子... 潮新闻客户端 11月22日,“突破想象的未来”网络文学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阅文书园举行。阅文集团首席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