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新闻网3月19日电】(通讯员 沈如达)近日,由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在琛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无线光通信+无人机载5G基站”系统在南京无线谷试验成功。
现有5G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为固定有线部署,难以应对业务需求高动态变化的智能场景,亦难以通过动态靠近部署提升网络容量。通过低空无人机携带基站,实现动态靠近覆盖,是移动通信系统继网络无蜂窝化之后的又一重要发展路径。然而,基站与核心网之间需要大量数据实时高可靠交互,通常由光纤有线连接,如何实现无人机载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数据链路,成为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传统的射频无线通信方式,由于容量不足、可靠性不够、存在可能的电磁干扰以及安全性低等问题,难以满足传输要求。
张在琛团队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研究并试验成功通过无线激光链路连接无人机载基站与核心网,提供5G高速业务。该项研究工作突破了智能远距离目标识别、多模态融合感知捕获、高精度快速跟瞄、无人机载荷振动抑制、实时光强信号抖动检测恢复、大范围高效光能量耦合等关键核心技术,无线传输速率超过10 Gbps,误码率低于10e-9。试验中,无线激光链路替代了有线的光纤,在无人机载5G基站和地面核心网间建立了高速稳定的无线数据传输链路,5G基站为地面用户提供高速5G业务,实现了用户间的实时视频传输。
该项试验的成功,验证了无线光通信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技术优势,能够显著提升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效果和系统容量,对移动通信网络从二维向三维空间、从静态向动态部署拓展,实现6G“全频谱、全覆盖、全应用”发展愿景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研究及其相关技术成果,同时在低空经济、工业物联网、智能交通、应急通信等领域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该项研究工作受到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教育部移动信息通信与安全前沿科学中心的支持。
供稿: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声明: 本文资料和图片来自于政府/园区管委会官网、官方公众号、材料相关媒体及其他公开资料,如信息有误或有遗漏,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因整理资料所需,本文中引用部分公开第三方的数据、图片等内容,其所属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且凡引用的内容均在文中标注了原文出处、原作者。若版权所有者认为本文涉嫌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方及时处理;我们力求数据严谨准确,但因受时间及人力限制,文中内容难免有所纰漏。如有重大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