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肖虎院士谈6G演进路径:突破西方传统理论局限,“边技术升级边试错”
创始人
2025-04-27 19:20:16
0

来源:C114通信网

近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大会以"共筑创新 同享未来"为主题,来自全球的6G领域的思想领袖、技术先锋和产业领军人物将再次齐聚金陵,共同探讨6G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生态的发展蓝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教授尤肖虎在期间发布了题为《面向6G及未来时空二维信道编码无蜂窝系统的基础理论与试验》的重要演讲。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5G向6G演进中,可以采用 "边技术升级边试错" 模式,从而在6G真正到来时实现技术与需求的精准匹配。同时,中国需突破西方传统理论局限,通过在空时编码、实时智能等基础领域引领创新,巩固5G领先地位并提升6G国际影响力。

目前,行业关于6G的整体愿景已经达成初步共识--6G相较于5G需实现1-2个数量级的性能提升,包括数据速率、时延、可靠性等核心指标。并且,未来6G网络将整合感知与通信、AI与通信、泛在连接,构建端到端及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不过,要实现这样的愿景,继续遵循香农理论展开技术研究已陷入困局。因此,尤肖虎团队针对无线通信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不可能三角困境"(时延、可靠性、数据速率无法同时实现),通过MIMO多天线系统引入全新维度M--也即天线自由度和特殊的控制交换性的快偿能力,提出空时二维信道编码(时域+空域联合编码)取代传统单维编码的前沿基础理论,在确保高速率的同时,可显著降低时延并提升可靠性,由此打破香农理论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尤肖虎阐述了无蜂窝架构对于实现这一理论的重要性。"传统蜂窝系统中每个基站独立处理数据,基站之间彼此没有关系,同时高密度部署易受干扰限制。而在无蜂窝系统中,各个基站会进行联合信号处理,从而消除容量限制;并且通过用户中心分布单元与边缘分布单元分层架构,可以实现降低无蜂窝系统的计算复杂度,实现线性扩展能力。"他在演讲中谈到。

据介绍,目前紫金山实验室搭建的测试床可支持Tbps级无线电接入、毫米波/太赫兹传输、AI与6G融合、无蜂窝架构等关键技术验证。该实验室基于空时二维编码的无蜂窝系统在亚6G及毫米波频段测试中,实现时延降低近1个数量级,可靠性提升至少2个数量级,同时保持了超高数据速率。同时该系统可兼容3GPP标准,支持极化编码等先进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6G的跨学科协同创新与技术融合,尤肖虎团队提出了DOICT超融合架构,将数据技术(DT)、运营技术(OT)、ICT、AI融合,以解决工业确定性服务(如固定时延、零差错率)等5G瓶颈问题。

"在5G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值得吸取的教训。其中问题之一就是技术和需求不能真正地良好匹配。"他认为,"5G是建网之后再试错,而应用非常复杂,应该提前试错。因此我们要抓住5G-A向6G演进的重要机遇,边技术升级边进行试错。这样等6G真正到来的时候,技术辨识的精准性、匹配性都能够有很大的提高,从而能够真正解决痛点问题,并有效支撑和实现6G商业闭环。"

面向2025年这一6G标准化元年,他强调了全球达成技术共识的重要性,包括6G与AI的融合模式以及6G作为一个庞杂泛学科技术所需的全球开放协作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随着移动通信朝着极致发展,传统理论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中国应该率先从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方面进行探索,例如我们在本次大会上所提出的空时二维信道编码理论方法,从而巩固5G领先地位并提升6G国际影响力。同时,我们倡导全球要推动实现统一6G标准,避免多制式浪费,降低用户与制造成本,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尤肖虎在采访中谈到。

《移动通信》投稿方式为在线投稿

请您登录网页投稿系统

链接地址:https://ydtx.cbpt.cnki.net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云天励飞陈宁:未来三到五年,A... 来源:睿见Economy 2025亚布力企业家论坛第21届夏季年会于9月12日-13日在广州市黄埔区...
汽车市场:8月零售减速,新能源... 【9月14日消息,2025年宏观增长强劲,汽车市场在促消费政策推动下表现强势】8月全国汽车市场走势较...
AI如何重塑银行服务?网商银行... 9月12日,在2025外滩大会上,网商银行分享了AI在信贷、理财、营销三大领域的应用进展,并首次提出...
全国首个蜀道自然科学展览,带你...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9月9日,全国首个蜀道自然科学展览“剑门蜀...
原创 药...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全解析:医药行业的黄金钥匙 当你在药店拿起一盒抗生素,或在医院接受生物制剂治疗时,是...
百度发布新一代文字识别AI模型... IT 之家 9 月 13 日消息,百度于 9 月 10 日在 Hugging Face 发布新一代文...
解决行业痛点,自带“焦点光环” □ 本报记者 王梦然 从守护群众运动安全的AI系统,到破解乡村物流难题的无人配送车,再到精准预警汛情...
领跑全国!海淀率先实现百家大模... 今天(9月13日),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内光影流转,数字艺术的脉搏强劲跳动,2025北京文化论坛...
全球未来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平台发... 本报讯(记者 孙奇茹)9月12日至13日,海淀区科技发布厅系列活动——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CSG...
超2000款“黑科技”请你来体... 【深圳商报讯】(记者 罗凯燕)脑机接口实时捕捉脑电波信号、毫米波雷达无声守护、3D打印技术精密定制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