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研人员身陷困境 多国争相出手“抢人”
创始人
2025-04-30 04:00:23
0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特稿丨美国科研人员身陷困境 多国争相出手“抢人”

新华社记者郭洋

特朗普政府执政百日之际,一场跨国人才大迁徙正在上演。近期,美国政府持续削减科研经费、解雇科学家,甚至对意识形态相左的大学、研究机构出台惩罚性管控措施,这让不少美国科研人员陷入困境,难以开展工作。一些人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新的就业机会。

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不少国家张开双臂,开启了激烈的“抢人模式”。

美科研人员:这活儿没法干了

在美国政府削减开支、大规模裁员的新政策冲击下,许多美国科研人员表示,开展工作越来越困难。英国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近期刊发的多篇文章谈到了美国科研人员的无助状态。

以化学工程师瓦莱丽·尼曼为例。今年4月,她离开美国斯坦福大学,转至瑞士伯尔尼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她说,在美国,人们不知道自己的博士后研究能持续多久,“我们没法申请研究奖学金,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们会存在多久”。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神经科学家迈克尔·弗里德兰德表示,最近的政策变化以及联邦政府削减科研经费,加剧了研究生和博士后的焦虑。“他们甚至问我,到底应该继续走这条路吗?作为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有前途吗?”

一些科研人员通过社交媒体等,哀叹自己的科研经费突然被取消、职业发展受阻。有在美政府机构工作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已出现人手不足、负担不起出版费或实验室用品等情况。

美国国家博士后协会就今年1月20日至2月28日期间联邦行政部门措施对博士后群体的影响展开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93名受访博士后中,43%的人说自己的工作或职位受到威胁,35%的人表示他们的研究被推迟或处于危险之中。

数据印证:人才外流已现端倪

《自然》近日刊文说,美国已出现科研人才外流迹象。文章援引同属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专注于科研人才职业发展的“自然职场”平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3月,美国科研人员提交的海外工作申请较2024年同期增长32%,在该平台浏览海外工作岗位的美国用户数量同比增长35%。

平台数据还显示,今年1月至3月,美国科研人员寻求加拿大职业机会的申请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41%。相比之下,加拿大科研人员对美国岗位的申请量下降了13%。

欧洲也出现类似情况。今年3月,希望填补欧洲职位空缺的美国科研人员申请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相关浏览量更是增长41%;欧洲科研人员对美国机构的申请量则下降41%。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全球人才解决方案团队负责人詹姆斯·理查兹说:“美国的职位浏览量和申请量大幅下降,而有意离开的人却同步增长,这种情况前所未有。”

人才争夺战:多国抛出“橄榄枝”

对于有意离开美国的科研人才,一些国家已迫不及待出手“抢人”。

美国《科学》杂志3月刊文说,法国是行动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从高校到政府都已行动起来。3月初,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启动名为“科学安全之地”的研究支持项目,向美国科研人才抛出“橄榄枝”。4月18日,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宣布启动“选择法国科研”平台,旨在借全球科研人员大规模流动之机,吸引国际学者赴法或赴欧开展研究。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会长帕特里克·克拉默访美期间,于4月7日宣布启动“马克斯·普朗克跨大西洋计划”,意在与美国顶尖科研机构新建若干联合研究中心,增加博士后培养名额,招揽青年学者以及不得不离开美国的杰出学者到该协会下属研究所工作。

澳大利亚也在积极行动。澳大利亚科学院院长切纳帕蒂·贾格迪什4月17日发表声明,宣布启动全球人才引进计划以快速招募美国顶尖科研人才。声明说,这对澳大利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可吸引欲离开美国的顶尖人才到澳大利亚扎根,培育下一代本土科学家和创新者。“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抓住这个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Informatic...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Informatica替换案例实践分享-从ETL到数据集成治理,国产化升级解...
中国科学家在湖北发现距今5.4... 近日,南京大学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在湖北省通山县发现了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伊迪卡拉纪化石...
国际空间科学家圆桌会议在北京成... 中国日报11月21日电(记者 李梦涵)11月21日,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的国际...
歌尔股份:与英伟达合作开发AR... IT之家 11 月 22 日消息,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据媒体报道,歌尔正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下一...
原创 我... 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地球的舱门打开那一刻,航天员陈冬手里拎着的老鼠笼子瞬间成了全场焦点。这群小家伙跟着...
英国航天局出资研发“下一代卫星... 中新社伦敦11月21日电 (欧阳开宇 刘施岑)英国航天局21日宣布,将投入690万英镑(约6422万...
祝贺!2位校友当选为两院院士!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 大连理工大学校友张艳宁当选为中...
中美两国,扛着全世界往前冲 现在放眼全世界,真正能带动全世界发展的,其实就只有中美两个大国了。 尽管我们经常把这俩大国看作对手,...
科研人跨界创业 让创新不止于实...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在传统认知中,科研人办企业常被视为“小众试水”,甚至有观点认为“科学家难成企业...
五个大疆前员工攒了个3D打印公... 作者 | 铅笔道 阿欣 一场围绕 3D 打印的暗战,正悄悄在深圳湾打响。昔日的师徒,可能要站在了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