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世界首例:中国首次在白天向月球发射激光,并成功测量返回值
创始人
2025-05-03 14:00:27
0

深空探测实验室(DSEL)将这一壮举比作从6.2英里(10公里)外击中一根头发。

中国在艳阳高照的白天向80778英里(130000公里)的太空发射了精确激光,将其从绕月飞行的卫星上反射回来,并测量了返回值,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次在强烈阳光下成功进行地月激光测距。

据新华社报道,这次为期两天的实验(4月26日至27日)由深空探测实验室(DSEL)使用“天都一号”卫星进行,该卫星是2024年3月发射的三颗航天器之一,为地月通信和导航网络奠定基础。

卫星激光测距是精确定位轨道的黄金标准:地面站发射纳秒脉冲,这些脉冲被航天器上的反射器反射回来,显示出精确到厘米的距离。这项技术对于近地卫星来说是常规的,即使在白天也是如此,但到目前为止,耀眼的太阳背景噪音限制了地球到月球的发射,只能在夜间窗口进行。

该实验室告诉媒体,DSEL在白天的成功“扩展了技术的极限”,并将加强对未来深空任务的跟踪。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研究人员证实,他们在“天都一号”到达月球的三分之一处捕获了清晰的数据。

准确性“就像打到头发一样”

由于卫星以高速在地月空间中穿行,DSEL将这一挑战比作“从6.2英里(10公里)远的地方瞄准亚毫米的目标 —— 本质上是一根头发,同时精确地跟踪它”。在白天达到这样的精度,意味着中国可以在“天都一号”经过视野范围内的任何时候收集轨道数据,从而增加可用测量数据的数量,并改善长基线定位。

这项技术是计划中的鹊桥星座的基础,鹊桥星座是一个中继和导航网络,旨在为中国的月球着陆器、月球车以及最终的宇航员提供连续通信、高精度定时和自主导航。

建设中国的永久月球立足点

去年,“天宫一号”与“天宫二号”和更大的“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一起飞行,以测试星座的骨干。从那以后,两者拍摄了月球表面的详细图像,并验证了交叉链接通信。

中国的登月计划雄心勃勃。中国国家航天局表示,载人着陆的目标是“到2030年”,并将与俄罗斯合作,最早于2035年开始建设国际月球研究站,这是一个位于月球南极的永久基地。持续的、高精度的激光测距,有望支持从接近和着陆指导到协调的漫游者舰队探索富含水冰的永久阴影陨石坑的一切。

在日光下进行实验之前,2024年发射的嫦娥六号于5月3日从月球背面带回了第一批土壤样本,这是地球与月球之间牢固联系的又一个里程碑。

由于太阳盲法跟踪不再是一个障碍,DSEL表示,它将把白天的激光试验扩展到更远的范围和更高的重复率,最终将这项技术整合到常规的深空操作中。

除了激光测距,北京还在推进其他太空创新。美国国家航天局官员宣称,到本十年末,近地轨道可能容纳大约10万颗卫星,这将推动全面的空间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以协调发射和防止碰撞。

与此同时,在计划于2028年发射的嫦娥8号任务下,中国和俄罗斯正在评估一个小型核反应堆和替代能源,为国际月球研究站提供能源。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有时感觉“天气预报不准”... 在常见的气象灾害中,哪些因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小而难以实现精准监测?公众有时感觉“天气预报不准”又是什...
2025年手机赚钱新平台:5个...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手机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赚钱利器。今天就给大家分享 2025 年超实用的 5 个手...
国机通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水...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国机通用(600444)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水相...
最精确的时钟诞生!“一秒”要被... 以下文章来源于原理,作者小雨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世界上最精确的原子钟有了新的记录保持者——其计时精...
欧洲“科技列车”为何失速? 曾几何时,欧洲是全球科技的高地。英国实验室里,青霉素的诞生点亮了医学新纪元;德国的汽车生产线机器轰鸣...
北京联通以5G-A智慧网络助全... 今日,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开启正式赛。来自全球的近280家队伍的500多个...
摩根士丹利:iPhone 17...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IT之家) IT之家 8 月 16 日消息,科技媒体 9to5Mac 今天(...
昀冢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昀冢科技(68826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海南:双向激励,共护一泓清水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各地扫描】   无人机每小时巡航一次,14座自动监测站实时传回...
波黑修订法律加强无人机管理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新华社萨拉热窝8月14日电 波黑航空导航服务局14日发布公告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