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确的时钟诞生!“一秒”要被重新定义了?
创始人
2025-08-16 21:20:20
0

以下文章来源于原理,作者小雨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世界上最精确的原子钟有了新的记录保持者——其计时精度达到了小数点后第19位。这项研究使用一种源自量子计算的技术:将一个带电的铝离子与一个镁离子配对,通过“搭档”机制来实现高精度的时间测量。

新改良的铝离子钟离子阱。通过优化设计,铝离子与其“搭档”镁离子得以在无扰状态下精确计时。丨R. Jacobson/NIST

这一成果推动了全球重新定义“秒”的进程,显著提升了时间单位的精度基础,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辟了新可能。研究结果已经发表于近期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铝离子的潜力与挑战

在评估原子钟性能时,通常关注两个维度——精度和稳定性。前者指时钟测量理想的“真实时间”的接近程度,也称系统不确定度;后者指时钟测量时间的效率,与统计不确定度相关。

这项新成果是铝离子钟20年来持续改进的结晶。铝离子的“滴答”频率极高且稳定性优异,甚至优于目前定义“秒”的铯原子。而且铝离子对环境因素(如温度、磁场)不那么敏感,这使其更适合用于计时。但铝离子也面临挑战——它很难用激光进行探测和冷却,而这恰恰是构造原子钟所必需的。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在新的研究中,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搭档系统”——让铝离子于镁离子配对。镁离子虽然没有铝离子那样稳定的“滴答”频率,但它可以更好地响应激光的控制。因此,研究人员运用镁离子来冷却铝离子,使铝离子减速。不仅如此,镁离子还能与铝离子一起运动,使研究人员可通过观测镁离子来读取铝离子的状态。

离子阱与真空腔的升级

即便如此,要使它们成为一个高精度的“量子逻辑”时钟,仍有一系列物理效应有待厘清。

挑战之一就在于如何设计能容纳这些离子的阱。原本的设计会导致离子发生细微的运动,称为过度微动,这会干扰离子的“滴答”频率,从而降低时钟的准确性。此外,阱两侧的电不平衡也会产生额外的、干扰离子的电场。

为此,研究团队对离子阱进行了重新设计:他们将阱放置在更厚的金刚石晶片上,并优化了电极上的金涂层,以修复电场的不平衡;此外,他们还将金涂层做得更厚,以降低电阻。这些改进有效减缓了离子的运动,让它们的“滴答”频率不受干扰。

插入图显示了铝-镁离子对的CCD成像,圆圈标出铝离子的位置。由于铝离子本身无法被直接观测,其状态需通过与之配对的镁离子间接读取,因此在图像中呈现为暗点丨NIST

此外,让离子阱得以运行的真空系统也会造成问题。在原本的设计中,真空腔中的钢材会缓慢释放氢气,这些微量的氢气会与离子碰撞,打断时钟的运行。这限制了在重新装载离子之前,时钟的可运行时间。新设计采用钛材制造真空腔,成功将背景氢气浓度降低到原有的1/150,使实验连续运行的时间从30分钟提升至数天。

激光的助力

在完成了离子阱和真空腔的优化后,研究人员还需要改进一个关键环节——激光。为了实现更稳定的探测,他们还需要一台更稳定的激光器。2019年版的铝离子钟需要运行数周,才能抵消掉由激光所引发的量子涨落,即离子能量状态的临时性随机波动。而在新的研究中,他们借助叶军(Jun Ye)教授实验室的激光器,获得了突破。

在叶军的实验室中,拥有全球最稳定的激光器之一。在这项实验中,他们通过地下光纤,将激光束传输至3.6公立之外的NIST实验室,并在那里借助光频梳(一种“光的尺子”),使铝离子钟的激光器能获得叶军实验室中激光器的稳定性。

借此改进,研究人员可将对离子的探测时间从150毫秒延长至整整一秒,使测量稳定性显著提升,将实现小数点后第19位所需的测量时间,从原本的三周缩短到一天半。

启动全新测量时代

最终,他们创造了新的纪录:在精度方面,新时钟比此前的世界纪录提升了41%,在稳定性方面也比其他任何离子钟高出2.6倍

这一突破将有力支持国际重新定义“秒”的努力,同时也推动了量子物理、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平均时间的大幅缩短,使新时钟具备了参与地球大地测量学的新实验、甚至探索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的能力。

研究人员表示,有了这一平台,他们就能尝试开发全新的时钟架构——比如扩大离子数量,甚至让它们纠缠——以进一步提升测量能力。

参考文献

[1]https://www.nist.gov/news-events/news/2025/07/nist-ion-clock-sets-new-record-most-accurate-clock-world

[2]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hb3c-dk28

图片来源:

封面图&首图:Placidplace / Pixabay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东“向海问天” 底气何在? 记者 王惠 2025年9月9日凌晨,由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
安徽产业群像丨先“声”夺人奏强... 科技褪去了冰冷的外壳,成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得力助手,城市在一声声语音指令中运转自如。这正是安徽智能语...
苹果AI资深高管Robby W... 苹果公司AI搜索业务高级主管Robby Walker将于下月离职,这标志着这家iPhone制造商在人...
AI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注入... 唐晓彬 王亚男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我国文化产业也呈现...
章鱼也有偏好“手”?研究首次证... 中新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动...
省科技馆首开夜场!本周日晚“科...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山西新闻网) 想在夜晚探索科技馆的奥秘吗?想近距离观察萤火虫、用天文望远镜看...
以科普之光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光明时评】 作者:魏永莲(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 9月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
文汇视讯 | 勇当人工智能发展... 9月12日,上海创智学院举行首届创智未来大会。 会上,上海创智学院进一步释放生态聚合效应,启动“高...
AI答疑笔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9月13日是上海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的日子。而就在这两天,“AI答疑笔通过教师...
高德地图:AI出行智能体“小高... 来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9月12日晚间消息,在近日召开“高德扫街榜”产品发布会上,高德地图对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