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的精神|毛宁:沪上逐梦,创造“蛮好的人生”
创始人
2025-05-04 01:40:22
0

一粒种子,既可以在熟悉的土壤里扎根生长,也能在异乡的天地间破土抽芽。无论是扎根故土,还是奔赴远方,宿迁青年都在用行动诠释“一粒种子的精神”——向下扎根,汲取家乡的滋养;向上生长,拥抱广阔的天地。

他们心怀理想,以奋斗者的姿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光发热,留下拼搏的足迹。即日起,速新闻推出“一粒种子的精神”系列报道,将沿着互联网的脉络,持续追踪这些青年的奋斗足迹,讲述他们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共成长的动人故事,让更多人看到宿迁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激励更多人热爱故乡、心系祖国,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用汗水和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速新闻记者 臧子青)“年轻的时候就该多闯闯,别怕吃苦!”说这话的,是在上海打拼的宿迁青年毛宁。“五一”假期,毛宁返乡,带着家人前往周边城市自驾游,这也是他难得放松的时刻。五四青年节前夕,记者走近毛宁,聆听他的奋斗历程与人生感悟。

大学毕业后,毛宁选择回到宿迁从事保险相关工作。“谈客户、做培训……在宿迁摸爬滚打那几年,我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毛宁笑着说。

毛宁是不安于现状的人。2024年7月,他毅然背起行囊,前往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成为一名专业的培训讲师。“上海的保险市场更‘卷’,但也更有挑战!”刚到上海,面对国际化的客户群体和复杂的保险产品,毛宁也犯过难。但他很快调整状态,白天跟着前辈跑客户学话术,晚上熬夜啃专业书籍。现在的他,不仅能熟练给新员工做培训,还能陪着同事和高净值客户聊保障规划。

尽管工作繁忙,毛宁经常抽出时间,乘坐高铁回到宿迁陪伴家人。“无论工作多累,只要回到家看到最亲的人,一切疲惫都烟消云散。家人的支持,是我在外拼搏最大的动力。”毛宁说。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只有持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才能在职场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也能为未来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毛宁语气坚定地说。

从宿迁到上海,变的是奋斗的舞台,不变的是那颗敢闯敢拼的心。毛宁说,保险行业传递的是爱与责任,而他会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用专业和真诚为更多人撑起保障,也为自己的平凡人生创造更多的美好。

32岁的毛宁,用八年时间,一路成长。他的故事,藏着当代许多青年人最真实的奋斗模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为“王炸”连发!Mate 8... 本文时代财经 作者:郭美婷 一日连发多款“王炸”产品,临近年度“机圈大战”的末尾,华为可谓铆足了劲儿...
我国科学家破解嫦娥六号月壤黏性... 还记得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神秘月壤”吗?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这种比撒哈拉沙漠干燥上万倍的土壤,...
深圳光明:“三重密码”促政企双... (来源:中国商报) 转自:中国商报 一幅长达174米的AI水墨画卷,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的恢宏舞台...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5年11月25...
“深圳市主动健康与智慧诊疗技术...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陈小慧 11月22至23日,第七届全国智能可穿戴技术及产业大会暨第十五...
极天羽申请一种导热胶带及其制备...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极天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导热胶带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原创 打... 美国这些年对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越来越严,尤其是光刻机这块,基本卡住了中国高端芯片的脖子。2023年初...
平桂移动“5G+AI”平台赋能... 近期,贺州平桂移动与平桂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推进的“平桂养殖AI+平台”项目,在区域内两家规模化养猪场顺...
MIT团队发明可黏附神经的电子... 近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赵选贺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生物电子设备——可在多种外周神经上长期...
鸿富诚取得一种散热系统专利,提...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鸿富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散热系统”的专利,授权公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