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以赛聚能”打造未来空间产业“强磁场”
创始人
2025-05-22 13:00:54
0

中新网上海5月21日电 (高志苗)深海海底光通信网络布设及运维作业智能机器人系统研制,面向商业航天的红外遥感与态势智慧感知解决方案……多个“上天入地”的未来项目亮相上海未来产业大赛。以赛聚能,上海正打造未来空间产业的“强磁场”。

跨学科创新驱动技术突破

“未来空间领域的竞争,会越来越多是交叉学科的竞争。”君联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廖威栋在采访中指出,当前约40%的前沿项目均具备“硬件+软件”跨学科协同特征。他以航空航天为例,光学、半导体、电力电子等多领域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提升创新效能的关键。

面对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的复杂态势,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正通过国际交流加速技术升级与品牌输出。“商业航天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中国科学院上海技物所高级工程师黄茂潼表示,团队研发的红外智能感知载荷技术已在灾害监测、城市规划领域实现突破,国际交流既助力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也为中国技术“走出去”奠定基础。

已是第二次参赛的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有限公司带来深海海底光通信网络布设及运维作业智能机器人系统研制项目。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宋俊辉介绍,本来海洋装备行业就是国际化的行业,无论是学术会议还是行业展会还是各大海工装备企业,都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化大型企业合作。

“我们技术和产品,要在全球市场上去竞争比拼,包括作业效率、质量可靠性等,它不是区域性的行业使用,必然要在国际上去交流,才能确保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参与这样的大赛很有必要。”宋俊辉说。

政策护航助力生态优化

如何破解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瓶颈?黄茂潼坦言,商业航天需在“高性能”与“低成本”间找到平衡点,平衡性能跟成本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载荷的功能性优化。此外,商业航天整个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政府和市场多方面增加商业航天产业的信心。

宋俊辉建议,上海可依托海洋中心城市定位,在上海临港海域建立国家级深海机器人测试基地,模拟复杂海况,如高压、暗流、硬质海床等,给深海机器人提供真实环境验证平台。探索共享经济模式,建立深海机器人租赁平台,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打造纵向产业链集群,形成特种材料、核心部件、整机研制、用户运营闭环产业链,目前看整个链条在上海都有相关企业,可以把资源集聚起来。

上海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已逐步落地,通过加强核心专利保护、优化区域分工等举措,推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202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上海正以政策创新不断促进产业发展。

从低空经济到商业航天,从深海装备到智能感知,上海正通过未来产业大赛助力未来空间产业的多元布局。廖威栋强调,在别人封锁时,也许应该更开放。利用产能优势,去拥抱全球化并吸引人才,让中国技术真正走向世界。在这场面向未来的竞赛中,上海既是试验田,更是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战略支点。(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移动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6日从国家档案局获悉,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移动端APP当日正式上线。这...
福建师范大学与龙岩市永定区教育... 中新网龙岩7月6日电 (赖敏 蔡兹章)7月6日,福建师范大学与龙岩市永定区教育局在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城...
开景新材料取得硅油涂布测试装置...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开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安诺其举行投资者活动 介绍AI... 财中社7月6日电安诺其(300067)发布公告,近期公司举行了一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涉及公司基...
华为盘古团队回应开源模型抄袭:...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博雅)近日,网络上有声音质疑华为盘古大模型涉嫌抄袭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模型。7月...
江苏汇力新能源取得便捷式夹持组...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汇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便...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 第十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获奖结果正式出炉。由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颜...
事关稀土,日本开始行动了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1日报道,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将于2026年1月在南鸟岛...
让百万充电宝深陷召回事件的源头... “现在充电宝和C4唯一的区别,是你知道C4什么时候会炸。” “有没有大神看一下我的充电宝还能不能用?...
Steam账户添加难题全攻略:... Steam用户近期在尝试创建新账户时频繁遇到错误提示,这一问题不仅困扰着新加入的玩家群体,也让经验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