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解锁黄梅戏“传承密码”
创始人
2025-05-27 16:40:32
0

5月23日,在安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黄梅戏实验室内,黄梅戏表演专业2021级的吴银梅穿着动态感知设备,张开双臂站在绿幕虚拟环境中,表演经典黄梅唱段,她的身段轨迹被高精度动作捕捉设备精确地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戏曲三维重建复刻技术和多视点光场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等多模态采集方式,该段表演的数字艺术档案就此生成。

记者从安庆师范大学获悉,该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团队和安徽省皖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程研究中心展开合作,将计算机工程技术与黄梅戏艺术相结合,创建黄梅戏数字博物馆,共同推进传统戏曲与曲艺数字化、互动化、智慧化。

目前,合作团队正围绕黄梅戏与桐城派文化等,利用数字媒体、人机交互等技术,开展黄梅戏虚拟博物馆漫游、走廊地面互动投影及构建地域特色文化人工智能专有大模型建设,为传统戏曲传承献上“科创答卷”。

据了解,安庆师大在传统戏曲的数字化保护上起步较早。该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教授王广军告诉记者,2012年,学校便依托人工智能和语义分析技术,着手构建综合的戏曲与曲艺数字资源库。2022年,皖江文化工程中心成立后,团队不断尝试和应用新技术,又成功研发了黄梅戏虚拟现实博物馆系统,推出黄梅戏虚拟仿真教学课程,均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受到广泛欢迎。

“现在,我们把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也运用进来,在丰富的数据采集库基础上,输入创作关键词、设定艺术风格,就能把创作者脑中的灵感输出为具体成果。”王广军介绍。目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已经可以通过指令辅助艺术家和学者进行黄梅戏的数字化创作,包括传统舞台表演的剧本创作、编导,传统音乐、音效配乐创作等,但未应用于正式演出。接下来,团队将进入第二研究阶段,继续推进数字剧本和音效创作并投入使用。

人工智能技术除了被应用在建立数字档案、辅助内容创作方面外,还被应用在黄梅戏文化推广上。团队构建起数字人,每当展厅有前来参观的学生,数字人就可以根据口令表演黄梅戏,为参观者打造沉浸式欣赏、学习的情境。据介绍,数字人动作正是来源于团队构建的黄梅戏专业动作数据库。

“我们将便携式体感交互技术与数据库结合,让大众实现‘零门槛’模仿名家风范,助力戏曲从专业传承走向全民共享。”王广军介绍,现在已经实现通过虚拟技术将用户完全置于一个计算机生成的三维环境中,用户与环境中的各要素均能进行互动。目前,该项技术已应用于黄梅戏虚拟博物馆和安徽省非遗虚拟博物馆。“在那里,用户可以线上参与到《女驸马》《天仙配》等经典黄梅戏演出中,让听众也能当一回黄梅戏的‘角儿’。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在亲身体验中爱上黄梅戏。”王广军说。

(本报记者 陈婉婉 本报通讯员 徐海霞 马雨扬)

    相关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白银有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白银有色(60121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科新机电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科新机电(30009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印航黑匣子录音显示:机长关闭燃... 据央视新闻报道,了解调查进展的多名人士透露,印度航空公司AI171号航班驾驶舱对话录音设备(机上两个...
马斯克旗下公司xAI与五角大楼... 据美国《国会山报》、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多家外媒报道,五角大楼当地时间14日宣布,美国企业家马斯...
全球顶流机器人藏着多少“宝安造... 当特斯拉Optimus的灵巧手精准拿起勺子搅拌锅,当Figure AI的多个机器人一起做家务,当宇树...
英伟达H20出口解禁,对HBM... 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NVIDIA(英伟达)有望被允许恢复对中国市...
“AI查AI”怪圈如何破?媒体... “AI降重,一分钟完成从100%到5%”“去除AI写作痕迹,推荐给所有烦恼的大学生”……最近电商及社...
安迪威取得语音控制的家居监控装... 金融界2025年7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安迪威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研究发现一项技术能降低遗传病风... 研究:“三亲育子”技术能有效降低遗传病风险 英国研究人员16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说,利用...
华为用长期主义打开医疗AI普惠... 来源:人民邮电报 近日,上海瑞金医院联合华为在沪举办RuiPath病理模型开源发布会。本次开源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