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江 新故事】毫厘之间磨匠心
创始人
2025-05-30 04:40:18
0

“车钩钩舌是铁路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钩舌的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十分严格,误差要控制在0.03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分之一,所以在加工时需要反复测量,将机床精度误差排除掉。”在中车齐车公司起重机分公司数控加工生产现场,李松正与工友们认真研究新型钩舌的加工细节。

在生产一线,李松摸爬滚打28年,从一名普通磨工成长为技艺精湛的数控加工技能专家,在数控机床前“精雕细琢”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也是他对数控技术的不懈追求。近日,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978年出生的李松是齐车公司名副其实的“车二代”,齐车文化的厚重底蕴和齐车劳模精神激励他不断成长。从小他就对齐车公司孙恒玉、庞永凯等老一辈全国劳动模范倍感崇敬。成功源于勤奋,技校毕业的他,怀揣着激情与梦想,孜孜不倦学知识、善思苦练强技能。

在李松看来,现代产业工人不应甘于劳力,更要精于用心。于是他静下心来,研究加工工艺、加工步骤、选配刀具以及切削参数,试着制作一些辅助工具让自己省时省力。当这些小制作发挥作用后,让他真正感受到了技术创新的力量,同时,也让他对数控机床编程产生了浓厚兴趣。2003年,李松来到数控加工中心,成为一名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精尖的设备和复杂的口令代码,让刚接触数控的他有些手足无措。为了提升数控操作技能,他报名参加了公司数控知识培训班,自学了《数控机床宏程序》《MASTERCAM程序编制》等系列数控专业教材。凭借着一股韧劲和耐心苦练,他逐步掌握了平行铣削、等高外形、曲面流线等编程方式,成为数控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生逢伟大时代,每个人都是梦想的缔造者,必须牢记使命奋勇前行。”面对记者,李松以诗一般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心声。

近年来,李松在攻坚克难的征程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在数控加工常用刀具长期依赖进口的情况下,李松不断改进切削参数,经过一个个不眠之夜的探索实验,攻克道道技术难关,实现了绝大部分常用刀具国产化标准。同时,他还不断潜心研究,创新加工工艺,成功将钩舌加工从8序减至5序,夹具由8套减至4套,加工效率提高一倍,钩舌日产量由10件逐渐提升至36件,成本降低了40%。经统计,他已经加工各类钩舌近两万件,实现节约成本750万元。

“我感恩这个时代,工匠精神得以崇尚。”在传授技能这件事上,李松绝不含糊,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青年职工操作数控铣床、传授编程技术等。他手把手教、一招一式地传,经常告诉徒弟们:“干我们这行容不得一点差错,质量要是出问题,容易引起车辆颠覆脱轨,要干就要干到极致。”2013年,“李松数控加工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这为他技艺传承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现在公司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需要我们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来改善加工效率和质量。”李松表示,当选全国劳动模范,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他将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勇于担当作为,提升素质能力,带领团队磨炼技能,攻坚克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智博会落幕,中国电信以... 在刚刚闭幕的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中国电信以“算网一体·智惠未来”为核心主题,通过一系列技术发布、成...
AI浪潮席卷SEMICON T... 9月10日-12日,SEMICON Taiwan 2025在台北南港展览馆盛大举行,一场由人工智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AI时代...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科创中国)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AI)专利最大拥有国,AI核心产业...
剑指企业出海服务痛点 树根科技... 9月11日,记者从树根科技工业智能生态日活动上获悉,聚焦出海企业在服务场景中的核心痛点,树根科技发布...
智慧工地破局!安徽建工让项目管... 今年夏天,在建工三建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项目建设现场,塔吊司机已不必再忍受高温高压的驾驶舱。他的“战场...
宇树科技王兴兴谈过去最后悔的事... 9月11日,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谈及自己的创业经历。...
湖北荆州消防举办法制、火调、消... 极目新闻通讯员 吴琼 刘乐添 9月10日,湖北省荆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举办2025年度全市法制、火调、消...
AI训推一体机销售火热 上市公...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证券时报) 图虫创意/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严翠 随着人工智能(AI)从“百模...
算法公示的治理启示(金台锐评) 倪 弋 近日,北京市网信办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有关要求,指导和推动抖音、百度、美团...
原创 千... 因为新机和降价促销,8月份千元机性价比榜单变化还是挺大的,不过冠军依旧是iQOO Z9 Tur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