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尾吊失重模型实验箱:准确模拟太空微重力环境
创始人
2025-06-18 17:40:21
0

啮齿类大鼠尾吊失重模型实验箱是一种适用于航天医学领域对大鼠进行固定并开展失重、药等方面研究的实验用大鼠模拟失重装置。啮齿类大鼠尾吊失重模型实验箱适用航天医学研究经常需要的动物模型,观察地面模拟失重情况下动物的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等适应性变化的装置。

一、核心功能实现原理

微重力环境模拟

通过360°旋转悬挂钩固定大鼠尾部,使其呈30°头低位倾斜,后肢脱离支撑面,显著减轻重力负荷,准确模拟太空失重状态。

尾部固定采用柔性材料包裹,避免组织缺血损伤,允许动物自由调整姿势,符合实验伦理要求。

多系统生理监测

心血管系统:检测心肌收缩力下降、血流动力学紊乱及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评估长期失重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骨骼肌肉系统:量化骨密度流失(如股骨密度每周下降率)和肌肉萎缩程度,验证抗骨质疏松干预措施;

神经系统:结合迷宫实验分析空间记忆能力退化及神经传导延迟,揭示失重对海马区功能的损害。

二、结构与技术参数

悬挂箱体:透明亚克力材质(大鼠箱:350×300×450mm;小鼠箱:200×200×250mm),支持行为学实时观察

悬挂系统:直径6mm不锈钢导杆,高度调节范围200mm;360°旋转悬挂钩确保动物活动自由度

生存保障模块:独立饮水瓶、食盘、黑色亚克力接粪盒(简化清洁流程)

扩展功能:可选配温湿度控制器、高清摄像系统或层架,支持环境调控与行为数据自动化采集

三、典型应用场景

航天医学机制研究

模拟体液头向分布,解析失重导致的心血管功能异常及骨质流失病理机制,为宇航员健康防护提供依据。

太空药品开发

测试药品在微重力环境下的代谢动力学差异(如半衰期延长),优化太空用药的方案。

神经认知功能评估

通过行为学实验(如迷宫测试)量化失重对空间定向和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完善宇航员训练策略。

四、局限性及应对措施

尾部固定风险:可能导致局部缺血或感染,需定期检查动物健康状况并优化固定材料;

物种适配局限:传统模型对短尾动物(如豚鼠)适用性有限,新型斜坡装置可部分弥补。

该设备通过模块化设计兼顾动物福利,为地面模拟太空环境提供了标准化平台,推动了对失重生理机制的深入解析及防护技术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港财政司司长鼓励韩国科企到港...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0日继续在韩国首尔的访问行程。他到访韩国领先创科企业NAVER,观看该...
探索浩瀚宇宙,助力深空探测科创... 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再到“天问”探火、“羲和”逐日,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 ...
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7月9日,与会嘉宾出席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新华社济南7月10日电 题:古...
数字课堂跨越国界,这堂“云课”... 新华社天津7月10日电(记者尹思源)5G物理网络搭建区、5G应用综合实训区、空中课堂……位于莫斯科国...
欧盟公布最终版《通用人工智能行...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10日电(记者张兆卿)欧盟委员会10日公布《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最终版本,旨在帮...
【世界高铁大会】手绘长图|创新... 编者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中国铁路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数字铁路建设,向“新...
“不负责任、危险且反犹”,马斯... 参考消息网7月11日报道据法新社7月9日报道,埃隆·马斯克的初创公司xAI开发的人工智能(AI)助手...
华人接管硅谷!Grok4发布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静怡 上海报道 当地时间7月9日,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xAI...
我国科研人员在南海北部成功开展... 7月9日,智能海水取样无人机出发执行任务。 7月9日,珠海云洲L25C调测无人艇在南海进行科考试验...
原创 中...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次航天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