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高考志愿怎么填?
创始人
2025-06-24 08:40:31
0

了解需求,适应变化

又是一年高考季。

高考结束,志愿填报成为当下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在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选对方向?哪些专业更具潜力?传统学科又该如何应对AI的挑战?

专家表示,AI时代的专业选择已从单一技能比拼转向复合能力竞争,考生需在市场需求、职业前景与个人禀赋间做出综合决策。

哪些专业热度高?

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与AI相关的岗位需求大幅增长。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招聘增长,人工智能工程师以21319元的平均招聘月薪在各职业中位居第一。

AI时代,哪些大学专业更具发展潜力?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是近年来的高潜力专业,但本科就业竞争力有限,需要深造和持续学习。

调研数据印证了这一观点。猎聘数据显示,在需求端,AI相关岗位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近一年明确要求硕博学历的职位占比为46.98%。

从细分领域来看,盘和林指出三个重点方向:

首先是芯片设计;

其次是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以及统计学等数据相关专业,以及数学等基础学科;

第三是人形机器人以及与其研发相关的自动化控制领域。这些领域的人才缺口将持续扩大。

值得关注的是,跨学科路径正创造更多机会。盘和林举例,如“药学+AI”“金融+AI”的跨学科方向能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喆表示,人工智能、计算机、工业制造业等工科专业近年来颇受青睐,但需警惕“过热”的风险,避免毕业时供大于求。跨专业是重要趋势,建议选择新兴或跨领域专业,如AI+其他学科。

她提醒,志愿填报需综合权衡。不能单纯依据专业热度或个人喜好,而应在热爱和市场需求间找平衡。

哪些能力更具竞争力?

AI技术在千行百业的深度应用,正在重塑就业市场格局。面对这一变革,哪些专业和技能更具不可替代性?学生又该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

盘和林认为,具备实操属性的理工科专业短期内较难被替代。“比如需要人工操作的临床医学,或者需要现场解决问题的工程技术岗位。这些领域对人类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要求较高。”

他认为结合多领域知识的职业更具优势。建议选择技术性强或需要深度实践的专业。同时,通过跨学科学习提升竞争力,明确职业目标并针对性培养技能。

万喆表示,AI技术对就业市场进行结构性重塑,在淘汰旧岗位的同时会创造新需求,关键在适应变革。

在文科领域,万喆指出深度思考型专业仍具独特价值。真正的文化研究、哲学思辨是AI难以企及的。同样,需要提供情绪价值的服务岗位,如心理咨询等,人类的共情能力仍是技术无法替代的优势。

“AI是工具,而非替代者。”万喆强调,经济学、医学等传统优势学科需要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但核心研究与创新仍依赖人类智慧。培养深度研究能力和跨领域灵活应用能力,才是应对未来的关键。

如何正确使用AI工具?

随着技术进步,AI志愿填报工具逐渐兴起。这类工具是否可靠?该如何合理利用?

盘和林表示,这类工具在信息整合方面确有优势。复杂的录取规则、庞杂的院校数据,AI可以帮助快速梳理。但绝不能完全依赖算法推荐。AI可能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或无依据的信息,而且推荐算法难以真正理解考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复杂情感,容易出现“AI幻觉”导致错误结论。

他建议结合AI工具拓宽信息源,但家长和学生仍需人工核实关键数据,最终结合个人能力、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决策。

对自身兴趣和优势感到“迷茫”的考生,当下该如何选择专业?

在万喆看来,专业选择并非“一锤定音”,不必过度焦虑。当前经济发展使职业转换更灵活,跨学科融合成为未来趋势。建议考生从三个维度思考:首先是评估自身兴趣和特长,其次是了解家庭资源和社会需求,最后是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无论选择何种专业,培养深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根本。

盘和林从实用角度给出建议:若没有明确方向,不妨优先考虑就业前景好、技术门槛高的专业。这类选择既能保障基本就业,又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

作者:冯玲玲

来源:国是直通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工智能助力青年网络文明素养培... □ 顾亦周 钱毓蓓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全球已迈入数字化时代,网络深度渗透至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
紫光国微:NFC SIM卡与e... 证券之星消息,紫光国微(002049)07月3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青岛影视人分享动画短片,《梦途... 近日,一部由青岛年轻影视团队打造的、全AIGC完成的短片《梦途之焰》,被岛城动画爱好者群体刷屏。昆邑...
AI赋能社会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丨... 7月27日上午,由同济大学和杨浦区联合主办,以“AI赋能社会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
浙江启航“AI产业加速器计划”... 中新网杭州7月30日电(奚金燕)7月30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平台企业举办“平台+产业”人工智...
WAIC 2025观察:AI融... | 本文作者张贺飞,系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 AI的价值在哪里? 刚刚结束的WAIC...
微软最新研究:这40个职业最受... 【CNMO科技消息】近日,微软的一项研究分析了20万次与Copilot的对话,确定了40种最有可能和...
我国科学家发现“吃”硫化氢和甲... 新华社海口7月30日电(记者陈凯姿)在水深9533米的海底世界,存在着目前已知最深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
北理工暑假夏令营首次在珠海开营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鹤林)酷炫的机甲实战演示、趣味十足的机器人交互、神秘的航天科技展示……日前,火...
天津师大马院以航天实践课诠释“... 央广网天津7月31日消息(记者张强)“同学们,你们知道核心舱的‘核心’作用体现在哪里吗?建设空间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