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清晨6点,湖南江永县永明河畔,上江圩镇巡河员何屈林手持智能终端,仔细记录着河道水质数据。在他身后,无人机正沿河低空飞行,实时回传河面情况。“以前靠步行巡查,现在有了智慧平台,哪里有问题,系统立刻预警。”何屈林指着手机上的“智慧河湖”APP说。
据悉,近段时间,上江圩镇河长办对永明河朱家湾段、上江圩团结大坝、女书园段等重点河段进行了全方位的无人机巡河,发现并及时整治问题8个,确保岸线的洁净绿化。
近年来,该县高位推动,构建河湖管护新格局,将河长制工作纳入优先保障范畴。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巡河,全年召开专题会议5次,解决突出问题4个。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等方式,实现党员干部河湖治理知识学习全覆盖。同时开展河长制“七进”活动,组织“河小青净滩”等宣传30余场,发放资料1.7万份。
江永县创新“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协作机制,推动问题清零与生态修复。全年查处非法采砂、违规排污案件16起,完成152个部省遥感图斑复核,整改“四乱”问题11处。同时,建立农药包装回收点,回收废弃物3.5万件,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覆盖率100%。
在生态修复方面,该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加强江河水域岸线空间分区分类管控。划定9处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开展渔政执法8次,清除非法渔具1318件,并投放鱼苗10万尾,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此外,投资3709万元实施恭城河治理工程,打造全国首个河长制游泳公园,成为集宣传教育、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示范点。
江永县创新基层管护模式,建成智慧河湖管理云平台,配备42路高清监控和3套水质监测设备,实现“空天地”立体监管。全年通过平台和无人机巡查发现问题63件,违法事件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在基层治理上,全县创新设立112个“河流村级自护站”,发动1200余名村民组建巡护队伍,通过村规民约和奖补机制激励群众参与河道保洁、防溺水等工作,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
“全县62条河流、69座水库水质常年保持二类以上,2个出境国考断面水质连续多年100%达标。”县政府副县长唐明川介绍,今年以来,江永县创新构建“立体监管+全民共治”河湖治理体系,3个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Ⅱ类标准,永明河成功获评省级幸福河湖。(殷娜 陈健林 余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