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业季的喧嚣中,有这样一间宿舍悄然成为焦点——材料学院的刘一笑、陈施萌、刘亦佳、王文蓓四位同学分别斩获伦敦大学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的名校offer!她们用四载耕耘交换四张通往未来的船票,用彼此扶持的力量将“独行快”写为“众行远”。
宿舍是她们坚实的后盾:共享资源、互改文书、模拟面试、用“夸夸群”驱散焦虑。“我们像四面镜子,照见优势与盲区”,一句“你能行”胜过千言万语。
刘一笑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
从大创项目到ASC Publications期刊论文发表,她在高分子材料的世界完成了从实验室萌新到科研新锐的蜕变。巴斯夫实习则赋予她研究与应用的双重视角,让理论真正照进现实。
“申请是一场‘自我认知’与‘目标匹配’的旅程”,渴望探索前沿材料的她,深深被英国材料学界的历史积淀与伦敦大学学院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创新活力所吸引,最终被伦敦大学学院的 MSc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项目录取。
刘一笑学姐寄语:珍惜每一次试错——实验室的失败、项目中的分歧,都是成长的养分。当你真正热爱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你实现它。
陈施萌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所有经历的积累都将成为未来实现目标的伏笔”,从大创项目中淬炼出的成果到两次世界500强企业的实习经历,从学生会活动的策划到骑马、乐器等多元爱好,这些看似离散的经验,最终在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时交织成她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选择申请学校时,她认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地理距离和文化亲缘减轻了适应压力,稳居世界前三的材料学科提供了理想的发展平台,新加坡国立大学既满足了她对国际化视野的追求又能保留让她心安的文化亲近感。
陈施萌学姐寄语:不断积累,用丰富的经历提升自己的能力。
刘亦佳
Tohoku University
大创项目和南科大暑期研习的多平台科研历练,及英、日、德多语言能力,为她打下了坚实的学术沟通和探索基础。自留学目标确立,她以步步为营的务实态度推进每个阶段,最终在申请季从容斩获理想offer。
“这里既有严谨的学术氛围,也有枯山水的温润气息”,当看到不同国籍的老师、同学用混合着专业术语与手势比划的交流方式攻克难题时,她确信日本东北大学这种跨文化学术环境是自己理想的选择。
刘亦佳学姐寄语:心如明镜,风清月明,黑暗便无需畏惧。
王文蓓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U)
大创项目锤炼出的科研硬实力,结合两段实习赋予的产业洞察力,这些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经历,让她的申请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南洋理工大学不仅位列QS全球前12,其材料学科更处于国际前沿。顶尖的实验设备,浓厚的学术氛围、华人社会的文化亲近感,以及与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让她清晰地看到学术与职业发展的双重机遇。
王文蓓学姐寄语: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次攻克难题的坚持,都在为未来积蓄力量。以热爱为帆,以坚持为桨,时光终将回馈所有努力。
如今,四人即将踏上不同的征程
她们在顶尖材料平台熔铸科研产业双翼
以高分子创新为剑
破前沿材料之壁
闪耀国际化学术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