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进过太空的14名航天员,如今都是啥军衔?8人少将6人大校
创始人
2025-07-11 15:40:31
0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次航天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起步。不久之后,当时的五院院长钱学森提出了开展载人航天的构想,设立了名为“714工程”的项目,并且飞船定名为“曙光一号”。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以及缺乏足够的高推力运载火箭,这个项目最终未能按计划启动。直到33年后,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我国的载人航天计划才真正迈出了关键步伐。此后,我国多次成功进行载人航天任务,先后将14位航天员送入太空。那么,这些航天员分别是谁?如今他们的军衔又是什么呢?

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是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38岁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的首次飞行。在为期21小时23分的飞行中,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4圈,杨利伟成为了我国的首位太空人。2008年,杨利伟晋升为少将军衔。三年后,他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国际声誉做出了贡献。

接下来是神舟六号的两位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2005年10月12日,二人乘坐神舟六号飞船进入太空,执行了为期四天的多人多天飞行任务。这次任务中,飞船成功绕地球飞行了76圈,总飞行时间达4天19小时33分。2011年,费俊龙晋升为少将军衔。聂海胜则在神舟六号之后继续执行了神舟十号与神舟十二号的飞行任务,成为首位在轨逗留超过100天的中国航天员,并于200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神舟七号的航天员包括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2008年9月25日,他们三人搭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翟志刚在这次任务中完成了中国首位太空漫步的壮举,成为太空漫步的第一人。任务圆满结束后,翟志刚参与了神舟十三号的任务;刘伯明则在神舟七号之后继续执行了神舟十二号的任务;景海鹏则参与了神舟九号和神舟十一号的任务,成为我国首位三度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如今,他们三人均晋升为少将军衔。

神舟九号的航天员是刘旺、刘洋和景海鹏。2012年6月15日,三人乘坐神舟九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进行了为期13天的任务,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此次任务中,刘洋成为了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员。此后,刘洋还参与了神舟十四号的飞行任务,现为大校军衔。刘旺和景海鹏也都晋升为少将军衔。

神舟十号的航天员包括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2013年6月11日,三人乘坐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进行了为期15天的任务,并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在这次任务中,王亚平也成为了我国首位进行太空出舱活动的女性航天员。神舟十号任务结束后,王亚平继续参与了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任务,现为大校军衔。聂海胜和张晓光目前都拥有少将军衔。

神舟十一号的航天员是景海鹏和陈东。2016年10月19日,二人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完成了为期30多天的飞行任务,成功与天空二号进行自动对接。景海鹏在这次任务中完成了他第三次进入太空的壮举,而陈东则是首次执行太空任务。现今,景海鹏晋升为少将军衔,陈东则晋升为大校军衔。

神舟十二号的航天员包括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2021年6月17日,三人乘坐神舟十二号进入太空,执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任务,成功完成了首次空间站的出舱任务。聂海胜和刘伯明在此之前已多次执行航天任务,而汤洪波则是首次进入太空。如今,聂海胜和刘伯明均为少将军衔,汤洪波是大校军衔。

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2021年10月16日,他们三人乘坐神舟十三号飞船飞向太空,在太空停留了六个月,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此次任务中,叶光富是首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翟志刚晋升为少将军衔,而王亚平和叶光富均为大校军衔。

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是陈东、刘洋和蔡旭哲。2023年,他们三人乘坐神舟十四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陈东和刘洋都有过执行太空任务的经验,而蔡旭哲则是首次进入太空。三人目前均为大校军衔。

通过这些航天员的辛勤努力和不断创新,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突破,展示了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飞速进步。这些航天员不仅为中国航天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也为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玫瑰岛公布“玻璃门窗组装生产线...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东玫瑰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玻璃门窗组装生产线和生产工艺”专利公布。 ...
保安煤业井下“凉”科技:S-1... 在晋能控股集团阳泉公司保安煤业150112末采工作面,八月的井下依旧潮热,然而,这里正悄然上演着一场...
青岛啤酒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青岛啤酒(60060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晶圆代工巨头两座芯片工厂迎新进... 最新消息显示,台积电在美国规划的两座先进封装厂(AP1、AP2)已进入整地工程阶段,并预计在2026...
国内首个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 IT之家 8 月 27 日消息,据创新南山,国内量子计算领军企业 —— 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I...
养老有“AI”,晚年更自在:“... 养老有“AI”,晚年更自在。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现场,形色各异的机器...
“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发布,专...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仪,创意...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综合实验仪 一、概 述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综合实验仪仪器采用模块式结构,可组合搭建电...
服贸会将打造成“北京服务”集中...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8月27日,北京市商务局局长朴学东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服贸...
【时评】川观评论|人工智能的时...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人工智能的时代“推背感”越来越明显 川观新闻评论员 周丽萍 虽然2025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