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航空公司AI171航班波音787-8“梦想客机”坠毁一个月后,印度飞机事故调查局(AAIB)于今日(7月12日)发布了初步调查报告。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核心事实:在飞机起飞后不久,双发引擎的燃料控制电门被人为或意外地从“运行”位移动到了“切断”位,直接导致发动机失去动力。这一发现将调查的焦点从潜在的未知机械故障,转向了驾驶舱内那“致命90秒”中发生的、极其扑朔迷离的一幕。
这起发生于2025年6月12日的空难,是近年来最惨重的航空事故之一,共造成260人死亡,包括机上229名乘客、全部12名机组成员,以及地面上的19人。机上仅有一名乘客奇迹生还。
还原“致命90秒”:驾驶舱里的惊魂一刻与重启尝试
根据初步报告,这架从印度艾哈迈达巴德(AMD)飞往伦敦盖特威克(LGW)的AI171航班,其起飞过程起初一切正常。然而,在飞机离地、达到约180节的最大记录空速后,灾难骤然降临。
调查的焦点:是“无心之失”还是“设计之瑕”?
初步报告指出,调查人员在检查飞机残骸后,并未发现发动机或燃料控制电门本身存在任何先前就有的缺陷。这架飞机累计飞行了41,868小时,符合所有适用的适航指令和服务通告。两台发动机也是在事故前不久的2025年3月和5月刚刚安装的。
然而,报告中一个关键细节引起了调查人员的高度关注:一份2018年的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特别适航信息通告(SAIB)。
调查仍在继续:排除与确认
报告同时强调,机组人员均具备丰富的经验且休息充足。56岁的机长总飞行时间超过15,600小时,其中波音787机型的飞行时间超过8,500小时;32岁的副驾驶总飞行时间也超过3,400小时。两人均通过了航前酒精测试,所有飞行文件也均合规。
AAIB明确指出,调查仍处于早期阶段,目前报告并未得出任何结论或提出安全建议。包括法医毒理学分析、目击者访谈和燃油检测在内的多项工作仍在进行中。由于遇难者涉及多国公民且飞机源自美国设计,来自英国、葡萄牙、加拿大和美国的调查人员也正参与其中。
结语:真相尚远,但方向已明
这份初步调查报告,以其详尽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将公众和调查人员的视线从漫无边际的猜测,精准地聚焦到了驾驶舱内的燃料控制电门上。它没有给出最终答案,但却提出了一个更为深刻和具体的问题。未来数月,对这一核心问题的解答,将成为全球航空界关注的焦点。最终的调查结果,不仅是对260名逝者的告慰,也将为全球数千架同类型飞机的安全运营提供至关重要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