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研讨会举行
创始人
2025-07-17 16:01:06
0

中新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获悉,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重点活动之一,由该中心主办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研讨会”7月16日在北京举行,通过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关键议题,探路融合发展新机制、新模式、新实践。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研讨会会场。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供图

本次研讨会汇聚政府部门代表、科学家、企业家及智库学者,发布融合发展的平台新工具,试点“先使用后付费”成果转化新模式,致力于搭建多方协同的融合实践平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无缝对接。

研讨会设置主题报告、圆桌对话、信息发布、生命健康专题对接四大板块,兼具前沿深度、政策高度与落地实效。

5个主题报告从理论机制、政策体系、创新实践、产业发展以及地方探索等多个角度,提出面向未来发展的新见解。

圆桌对话环节多角度探讨创新融合方式、制度机制以及融合发展生态的问题,碰撞出多项具有前瞻性的思想火花。

研讨会上,签署专利“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协议。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供图

信息发布环节签署一系列“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协议,发布一套面向科研机构、企业和投资机构的“融合实践工具箱”——“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业务服务体系”,为融合创新实践提供系统性支持。

生命健康领域专题对接环节,来自科研机构、企业界和投资界的代表还围绕骨质材料、生物育种、疫苗研发、核酸药物、干细胞、脑机接口、人工智能(AI)制药等前沿技术方向展开深度交流,围绕技术落地路径与场景融合模式进行对接,促成一批初步合作意向。

专家指出,相关对接活动推进产业、科研与资本加速形成共识闭环,生动展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的融合图景,也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加速涌现提供了现实样本。

研讨会圆桌对话环节。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供图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表示,在当前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发展的背景下,创新的环境、手段与关系正经历系统性重构,传统的创新范式面临挑战。该中心将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厚的科研底蕴与丰厚的成果资源,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进增量集成与资源聚合,搭建平台、完善机制,打通科研与产业之间的关键缝隙,更好服务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百... 虽然是百元机,但是红米14C 4G靠价格和畅销榜成功出圈,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今天分享的是红米1...
固态电池板块7月17日涨1.0... 证券之星消息,7月17日固态电池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08%,捷邦科技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5...
OpenAI表示将采用谷歌云服... 据悉,OpenAI将采用谷歌的云基础设施为其广受欢迎的人工智能助手 ChatGPT 提供支持。 寻求...
山西应耐新材料取得耐火砖材自动... 金融界2025年7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西应耐新材料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耐火...
锵万机械取得一种正极弹片结构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锵万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正...
“京彩e智・数字转角进社区”系... 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15日电 作为北京市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的重头戏,“京彩e智・数字转...
全球首款UWB鼠标,来了! 加拿大UWB芯片厂商SPARK Microsystems近日宣布,游戏硬件公司Waizowl已选择S...
徐州唐韵塑胶取得设有校直作用送... 金融界2025年7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徐州唐韵塑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广州科创取得桶装水夹具专利,使... 金融界2025年7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科创工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天津港口变形记:从“黄金水道”... 本报记者 贾丽 渤海湾的晨雾中,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码头,智能运输机器人在系统任务指令下有序行驶,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