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近日,在天津海鸥工业园,中国钟表协会机械表文化(天津)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同时天津海鸥表博物馆完成更名升级。这标志着国家级机械表文化研究平台落户海鸥,彰显了品牌在中国钟表业的领军地位,也意味着承载新中国制表记忆的博物馆焕新升级。至此,海鸥表博物馆正式列入天津市博物馆名录,成为文旅新地标和教育基地。两大文化地标将共同推动中国机械表文化发展。
据了解,该研究中心将发挥系统挖掘机械表文化内涵、开展学术研究、为企业提供文化赋能服务三大核心功能,共同推动文化价值转化为产业价值。中国钟表协会理事长张宏光表示,该中心的成立是协会落实“品牌建设”战略的关键举措,填补了国内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期待其成为连接各方的“文化枢纽”,为传承“一颗中国芯”的精密精神、弘扬中国机械表文化贡献力量。
随着天津海鸥表博物馆的成功升级,博物馆将成为传播制表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平台。海鸥表博物馆占地1000平方米,巧妙融合历史厚重感与现代科技感。馆藏珍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55年诞生的中国第一只手表“五星表”,它终结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此后,海鸥表创下多个“第一”:首只空军计时码表、首只出口手表、首只南极科考表等,见证了中国制表业的崛起。从攻克陀飞轮、三问等复杂技术,到70周年发布的“三合一机械腕表”“天文历法陀飞轮”等新品,海鸥表展现了世界级的制表实力。每件展品都记录着中国制表业从无到有的奋斗历程。
自1955年成功研制新中国第一只国产手表“五星表”以来,海鸥始终专注于“一颗中国芯”的研发与制造,不仅建立了中国最完整、实力最强的机械表机芯制造体系,更在高端制表领域不断突破,成功研发包括陀飞轮、万年历、三问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翼偏心”陀飞轮等世界级复杂结构机芯,有力支撑了中国从“钟表制造大国”向“钟表制造强国”的转型。海鸥表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创越表示,研究中心将聚焦以技术融合文化破解“中国计时重新定义国际计时”的命题,构建机械表文化IP,以及通过技术授权赋能产业链升级。海鸥将以“技术+文化”双轮驱动,打造行业高地,为中国钟表业注入新动能。
中国钟表协会机械表文化(天津)研究中心的落成与天津海鸥表博物馆的成功升级,不仅打造了天津工业文化新地标,更展现了中国机械表产业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研究中心与博物馆将如腕表的双齿轮般协同运作,共同推动中国制表文化走向世界。(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