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术带来的智能化浪潮中,楼宇建筑成为可呼吸的“智能生命体”的科学幻想,正在照进现实生活。
2025年一季度营收9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作为美的集团(000333.SZ)旗下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之一,楼宇科技事业部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商业模式变革。从最初的中央空调业务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涵盖暖通、电梯、智能化系统楼宇控制、能源管理核心业务的建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
自2021年正式更名“楼宇科技”后,目前该事业部年营收规模接近300亿元,其中海外业务占比高达45%,成为美的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作为智慧空间市场的引领者,美的楼宇科技在外资企业占据优势的楼宇自控市场中如何创新突围?又如何结合自身的制造技术、AI技术优势打破软硬件割裂与服务断点?进而引领建筑行业从碎片化创新走向整体价值重构?
战略升维:
从卖设备到运营智慧空间
走进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简称“上海美创项目”),眼前的景象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工业园区的刻板印象。
两座L形的塔楼坐落在森林般的绿意之上,光伏板在屋顶闪烁着微光。在办公室、会议室中,灯光和空调会自动感知人的需求,不断调整亮度、温度和风力,员工进入电梯无需按键即可抵达目标楼层,整座园区宛如一座科技与自然相融的“科技公园”。
这座总投资超过70亿元的,历时四年打造的“智能生命体”,正在重新定义数字时代未来办公空间的概念,同时也是美的楼宇科技向外界集中展示技术能力的重要窗口。
“最早我们叫中央空调事业部,基本上就是以设备销售为主。”美的楼宇科技战略业务总经理杨鹏宇直言,后面我们调整企业愿景为共建可持续的智慧空间,聚焦用户的低碳,智慧化需求,并且通过持续的科技投入,产业并购,自研iBUILDING数字化平台,从而提供软硬一体的建筑解决方案。
目前,以暖通空调牵引的“设备+系统+服务”业务约占美的楼宇科技营收的七成,但是电梯业务已经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2025年1月至5月,以货梯为核心产品的菱王电梯销量同比增长了50%。菱王电梯是美的楼宇科技在2020年并购而来。
2024年12月,美的还完成了对东芝电梯(中国)业务的收购。杨鹏宇表示,“通过整合菱王电梯,我们在电梯整个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研发体系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商业系统的市场竞争上,我们需要一个更高端的品牌来补足,因此收购了东芝电梯中国。”
过往,谈及智慧楼宇领域,大家更容易联想起江森自控、西门子、霍尼韦尔这些国际巨头。
而杨鹏宇认为,美的楼宇科技做的事情和上述企业有本质的区别,“美的在制造研发上有高性能的设备,同时利用智能化、数智化手段跟硬件系统结合,提供个性化的场景服务,形成一体化的集成方案,这是我们做智慧楼宇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发现,这是美的楼宇科技在商业逻辑上的根本转变,即从单一设备销售转向“智慧空间”运营服务。
上海美创项目是美的楼宇科技打造的“智慧空间”样板,其设计和建设理念紧密围绕高效能源管理、智能系统集成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要素,是美的楼宇科技在智慧建筑领域多年技术积累的一次集中展现,充分彰显了公司在数字化转型以及行业生态协同创新方面的卓越能力,为建筑行业智慧化升级树立了新标杆。
技术突围:
持续进化的生命体建筑
从上海美创项目这一可以持续进化的智能生命体建筑,可以一窥美的楼宇科技在技术边界的不断突围。
比如,美的楼宇科技依托其先进技术和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为上海美创打造了高效空调、智慧楼宇、数智电梯三大解决方案,为园区提供了高效、可靠、智能的温控、交通和楼控技术保障。
在高效空调方面,针对园区对暖通系统节能性和稳定性的高要求,美的楼宇科技提供鲲禹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等高效设备,搭配高效冷却塔,确保全年不间断制冷的同时,大幅降低能耗,实现极佳的节能效果。
在智慧楼宇方面,园区通过 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接入超5万台设备,实现了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与智能化管控。这一过程涉及到大量复杂的技术整合工作,包括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配置,电梯系统的智能调度,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的精细化调控。
以上海美创项目为例,园区内的所有设备,包括空调、电梯等,均与iBUILDING数智化平台实现了无缝对接。iBUILDING不仅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对设备进行智能调控,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
杨鹏宇举例称,“平台能够实时精准获取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人员活动等信息,进而自动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在电梯管理方面,美的楼宇科技提供的美的LINVOL领沃,搭载iBUILDING智慧管理平台数智电梯解决方案,iBUILDING可以通过智能算法优化电梯的调度策略,根据人员流量和分布情况,合理安排电梯的运行,有效减少了乘客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电梯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上海美创项目作为美的楼宇科技在智慧建筑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其成功不仅验证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正确性,更为整个建筑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
同时,美的楼宇科技在技术方面的创新仍在继续突围,在今年继续多个重磅新品。
生态跃迁:
从“设备联网”到“全域协同”
在战略升维、技术突围以外,美的楼宇科技还做到了生态跃迁,从简单的设备互联互通做到全域智能协同,做到了物流、信息流、能源流和体验流的完全打通。
过去,楼宇建筑从设计到运营周期长、设计复杂、环节众多,参与者往往只集中于自己所负责的领域,难以从全局角度理解,导致跨软硬件系统集成难度较大。
而美的楼宇科技可以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结合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单一硬件厂商的一大核心竞争力。
“以前,楼宇内的机电设备建好之后没有一个角色承担最终结果,而我们有高效设备和系统的规划设计能力、大量的生态合作伙伴,我们从单一设备供应变成综合解决方案集成商,保证通过设计和项目交付,达到理想的能效指标,让用户得到确定的投资回报。”杨鹏宇表示。
数字化转型是另一个关键战场。美的楼宇科技自研的iBUILDING云平台目前已连接超过680万台设备,不仅能够实现会议室自动预约、无感派梯等智能场景,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该平台采用API开放架构,可以兼容华为鸿蒙等主流系统,使不同品牌的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美的楼宇科技在不断深耕产品创新的同时,积极推进全球布局,构建完善开放的行业生态。
2025年2月,美的在欧洲市场完成了对ARBONIA Climate的收购,并结合美的及其此前已收购的意大利暖通空调企业Clivet,在欧洲形成MBT Climate的新联盟,提供暖通解决方案和服务。MBT Climate的新联盟,目标是成为欧洲暖通空调的领导者,核心管理人员都是欧洲本地团队,并逐渐与美的文化融合。
在研发生产上,美的在全球有30多家研发中心,过去5年整个美的集团研发投入超过600亿元,费用占比4%。此外,美的楼宇科技将海外市场细分为5大地区并在海外设立18个代表处、24个分支机构。
在新加坡,美的楼宇科技中标目前最大的政府组屋集中制冷项目--登加镇二期组屋,一举斩获11台水机订单,总冷量达2750 冷吨。这一由新加坡淡马锡旗下吉宝集团(Keppel)承接能源设备投资、设计安装和运营的民生工程,不仅是新加坡政府兑现“未来新式组屋”及公共设施承诺的关键一环,更是自然与人文住宅和谐共生的前沿探索。
在澳大利亚,公司旗下LINVOL领沃电梯参与澳大利亚电车站项目,采用预安装结构,安装和调试在厂内完成,有效避免错漏发情况,极大节省了本地安装的人工成本。
“目前海外业务增长速度非常快,营收占到45%的比例。仅仅在欧洲公司就有4000名员工。”杨鹏宇表示,美的楼宇科技已从最早的产品出海,转变为现在的海外“研产销”一体化,会尊重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同时在管理制度、效率、制造、供应链上赋能。欧洲团队将发挥他们自己的灵活性,提升欧洲本地客户的服务能力。
从商业角度看,美的楼宇科技的转型之路提供了一个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服务型企业跃迁的经典案例。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精准的并购策略和超前的生态布局,这家曾经以中央空调为主业的公司,正在智慧建筑这个万亿级市场中书写新的增长故事。
在未来的城市图景中,楼宇建筑将不再是冰冷的混凝土结构,而是会呼吸、能思考的智慧生命体,而美的楼宇科技正致力于成为这一变革的重要推动者。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