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部的“科技清泉”精准浇灌西部的资源、土地等“沃土”时,激发出无限生机;
当“山”间的特色产品与“海”岸的先进技术在产业链上深度融合时,碰撞出创新火花;
……
天津市南开区通过资金注入、科技引领和产业深度合作,与环县携手并肩,共同谱写协作共进、互利共赢的新篇章。在科技引领下,智能农业、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环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一幅东西共舞、山海共富的壮丽画卷在环县徐徐展开。
在一间充满现代科技的标准化厂房内,自动化快递分拣线高效运转,一件件快递包裹依次被送上智能传输带,通过扫描二维码,按照乡镇、城区、大小、重量等信息被精准分投。操作区,工人忙着将快递转运到封装区域;门口,一辆辆大型物流配送车正在排队拆卸货物……
这一幕发生在津环协作共建的环县电商产业园区。环县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完善、人才培训等多个维度提质增效,实现串链、强链、补链,将原来的单一电商大楼打造成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齐全、产业链条完备的现代化电子商务园。
“自天津市援建了电商产业园后,我们公司就入驻到这里。”环县物流分拣中心运营经理刘欢满说,“原来各类快递都是分散分拣和配送,效率低,如今,我们配备了大型快递分拣机,运输成本降低30%至50%,企业运营成本降低30%,即使是距县城150多公里的乡镇,距离乡镇50多公里的村,均可实现快递当日投递,快递分拣效率全面提升,这背后,离不开天津市在科技方面的援助。”
走进“环乡人”速食面加工车间,摆放着各种小杂粮礼盒,工人们正有序地进行分装、打包。“我们这个加工车间是天津援建的,目前主要生产荞麦精粉、杂粮速食面等,效益很好。”环乡人电商产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贾伯承说。
据了解,环县电商产业园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东西部协作项目,对原来的网货供应中心车间进行了标准化无尘净化改造,建成了果蔬清洗分拣、羊肉分割和杂粮速食面3条生产线,解决了环县小杂粮产品供应不足、质量不高、手选成本高和农特产品品牌优势不足、包装不规范、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目前,园区吸引入驻企业100家以上,年产值突破10亿元,被列为全国农村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
从智能饲喂到基因编辑,从胚胎移植到区块链溯源,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的羊舍内,一幕幕充满科技感的场景生动展现。现代化羊舍错落有致,自动喂料机添加饲草……这些科技创新以“科技牌”为引领,做活了“羊文章”,更为当地群众铺设了一条增收致富的“羊”关大道。
在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制种车间的实验室内,检测员梁静手持采血针,为羔羊进行基因检测。得益于2024年天津市南开区与环县联合突破的新型多胎基因现场检测技术,检测员能在1小时内准确检测出羊只是否带有多胎基因,不仅提高了检测准确度,还大幅降低了成本。“过去检测需送样至北京,耗时数周,成本高昂,现在现场检测,成本降低80%,准确率超过95%。”梁静说。
“2023年,我们获得了天津东西部协作资金80万元的支持,对我们在新品种培育方面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特别是全县羊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得益于环县与天津市南开区的协作项目,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精准对接了环县养殖业的实际需求,我们成功研发了绵羊快速现场多胎基因检测技术,并运用该技术对全县1000余只湖羊及杂交羊进行了检测,筛选并保留了携带多胎基因的种羊,为环县种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振飞说。
据了解,近年来,天津市南开区先后帮助引进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环县电商产业园、庆阳伟赫乳业等14家企业在环县落地,完成投资14.8亿元,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环县的科技创新能力,更推动了“天津资金+环县研发+当地适用”深度合作模式的持续深化。
(作者:马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