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得掉但造不出,小米 YU7 亟需突破「产能地狱」
创始人
2025-08-16 16:03:36
0

小米 YU7 在第一个完整的销售月究竟能交付多少辆?从 YU7 上市第二天起很多人就一直在期待这个数据。

七月份,小米共交付了约 3 万台车,其中 SU7 2.19 万辆,SU7 Ultra 2500 辆,YU7 6042 辆。

YU7 6000 辆的交付数据比市场预期低了不少,与创造历史的 3 分钟大定破 20 万台的订单量相比,也颇有种反差感。作为对比,极氪 007 GT、小鹏 MONA 03 等热销车型在上市首月交付量均超过 10000 辆。

目前,YU7 各版本现在提车周期仍然在 42 周至 59 周左右,也就是如果现在下定,大约需要到明年 6 月份才能提到车,而 SU7 的情况也不乐观,交付周期大概在 34 周至 41 周左右。

YU7 上市之前,市场预测会有部分 SU7 车主转定 YU7,从而有望缓解 SU7 的交付压力,但按照小米之前公布的数据,只有约 10% 的 SU7 车主转订 YU7,反而造成了两种车型开始互相挤压产能。

不出意外的,小米还是陷入到了产能地狱中。在经过了发布初期的狂热之后,在政策不确定性和其它新车型的刺激下,很难说大家是否还能坚持等待 10 个月。

最近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车主发帖称其在车辆尚未生产或者交付周期仍有数月的情况下被要求先行支付尾款,否则订单将被取消且定金不予退还。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小米汽车销售人员对这一举措回应称,

要求提前交尾款仅针对部分有特殊情况的准车主,针对提出过延迟交付,或评估有较高提车风险的用户, 比如办理金融分期时配合度较低,或表达过不想提车想法的。

同时也有接近小米汽车的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主要是担心车辆生产出来后准车主又不想要了,会影响向其他定车用户的正常交付。

目前在二手平台上以「小米 YU7」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相当多的车主在转让生产排期较为靠前的订单,普遍加价幅度在 2500 元至 5000 元不等,但由于小米官方并不支持变更提车人,因此大多数人采用的是在提车后进行「手拉手」过户的方式。

已经交付的小米 YU7 在二手市场的价格也居高不下,原价为 25.3 万元的 YU7 标准版在二手车商处的最低价格为 26.8 万元左右。SU7 和 SU7 Ultra 的二手车价格则随着保有量上的上升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愈发加剧的供需矛盾正在慢慢消磨小米准车主的耐心,提升产能已经成为了小米汽车目前的头等大事。

目前小米已经投产的共有两座工厂,其中一期工厂于 2024 年年初建成投产,主要生产 SU7 系列;二期工厂于今年 6 月中旬竣工,主要生产 YU7 系列,两期工厂规划年产能之和为 30 万辆,但二期工厂目前还在产能爬坡阶段,产能拉满之后预计月产能可以达到 2 万辆左右,也就是说从 8 月开始,YU7 的交付能力将有较为客观的提升。

此外根据亦庄 3 月份发布的规划文件,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将在原有的 53.1 公顷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扩建后总用地面积约 105 公顷,规划年产能也将增加至 30 万辆,能够大幅度缓解交付周期较长的问题。

▲ 小米汽车北京一二期工厂卫星图

北京之外,小米也正在规划建设武汉、上海(推测)等地的工厂来满足日常将推出的混动 SUV 和 MPV 等车型的生产。

目前,小米汽车武汉工厂已经于今年上半年开始动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竣工,该工厂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航产业园,与小鹏、路特斯等车企的工厂相隔不远。其占地面积约为 133 万平方米,约为北京小米一期工厂的 3 倍,预计年产能为 45 万辆。业内普遍推测此工厂将用于生产已经开始路测的小米中大型 SUV。

目前已确定的三家工厂竣工后,小米汽车规划的年产能将超过 100 万辆。

▲网传的小米汽车武汉工厂规划图

小米同时也在上海地区招聘汽车生产相关人员,推测或许在为规划中的上海工厂提前布局。业内也一直有传闻称小米可能会与东风汽车合作,利用其闲置产能来生产车辆。

产品力不错,但因为生产和交付问题而导致车型最终失败的例子此前也有不少。

2021 年 12 月蔚来 ET5 发布后的订单量一度让蔚来 APP 瘫痪了接近 10 分钟,李斌称「这是蔚来有史以来发布会后订单量最高的车型」,但是直到 2022 年 9 月底,蔚来 ET5 才开始交付,此时距离新车上市已经过去近一年时间,此时生产的 ET5 只能通过连番补贴降价的方式来刺激销售。后来李斌也反思到「商业上最大的成本不是钱,是机会成本」。

之后的智界 S7 也曾遭遇过同样的困境,2023 年 11 月智界首台车型智界 S7 上市,订单在两天内突破 1 万辆,但随后因为产线问题和零部件不足导致交付周期大幅度延后,即使在「二次上市」后,依然被产能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影响。

▲ 小米汽车产线

能否避免重蹈其他新势力车型因交付延迟而错失最佳市场窗口的覆辙,从而在热度退却之前真正兑现其市场潜力,才是小米 YU7 需要真正度过的难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东“向海问天” 底气何在? 记者 王惠 2025年9月9日凌晨,由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
安徽产业群像丨先“声”夺人奏强... 科技褪去了冰冷的外壳,成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得力助手,城市在一声声语音指令中运转自如。这正是安徽智能语...
苹果AI资深高管Robby W... 苹果公司AI搜索业务高级主管Robby Walker将于下月离职,这标志着这家iPhone制造商在人...
AI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注入... 唐晓彬 王亚男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我国文化产业也呈现...
章鱼也有偏好“手”?研究首次证... 中新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动...
省科技馆首开夜场!本周日晚“科...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山西新闻网) 想在夜晚探索科技馆的奥秘吗?想近距离观察萤火虫、用天文望远镜看...
以科普之光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光明时评】 作者:魏永莲(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 9月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
文汇视讯 | 勇当人工智能发展... 9月12日,上海创智学院举行首届创智未来大会。 会上,上海创智学院进一步释放生态聚合效应,启动“高...
AI答疑笔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9月13日是上海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的日子。而就在这两天,“AI答疑笔通过教师...
高德地图:AI出行智能体“小高... 来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9月12日晚间消息,在近日召开“高德扫街榜”产品发布会上,高德地图对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