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是上海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的日子。而就在这两天,“AI答疑笔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相关话题也冲上热搜。
AI真的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了吗?AI老师能上讲台吗?事实真相如何?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AI老师“持证上岗”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多名教育从业者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示:AI技术虽然迭代迅速,但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替代教师”的作用。
AI答疑笔,到底是什么?
早在上个月的上海书展,相关AI答疑笔就已现身,作为一种辅助教育产品面市。记者发现,在某网络购物平台上,该产品的销售量超过3000支。评论区留言显示,其功能主要集中在英语翻译、题目讲解等。有家长说,“买电子辞典的时候看到”、“买学习机看到”。
相对传统的电子词典来说,AI答疑笔覆盖的内容更多,包括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数外政史物化等九科内容。有不少网友表示,和市面上常见的豆包、元宝等AI大模型产品相比,其学科内容更加精准,辅导题型更为全面。客观地说,虽然功能方面比传统的电子辞典强大,但称“AI教师”还为时尚早。
再来看教师资格证的考核。教育部《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并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而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笔试内容满分为120分,70分合格。AI答疑笔在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中,确实都取得了110分左右的高成绩。其中最高的是英语,117分,最低的是语文,106分。但由于AI答疑笔通过的只是笔试部分,并没有通过面试试讲。所以,所谓的“获得教师资格”,根本就无从谈起。追溯事实源头,一场热闹背后,其实是品牌方的一次宣推和营销。
那么,为什么AI答疑笔得分都这么高?“这类考试对AI来说,比人更容易。”有大学教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的资格证考试,更多是基础知识和需要背诵的部分。即使是写教案这种看似灵活的题目,也有固定章法。基于现在的技术发展水平,AI写一篇合乎规范的教案只需要几秒钟,比大部分老师都更熟练。“就考试内容而言,人需要背诵、记忆,对AI来说几乎就是开卷考。”
相比人类老师,AI还缺了点“味道”?
在教育界,关于AI技术发展对学校教育的颠覆性影响的讨论由来已久。包括AI答疑笔在内,如今的智能学习机功能日渐强大,那么,它们离取代人类老师的工作还有多远的距离?多位受访者明确表示,“相当遥远”。
上海市浦东复旦附中分校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就目前一线教学情况看,AI应用还十分有限。“我们也考虑过请AI当助教,帮助一起批改学生的默写作业,但发现AI还不能完成这份工作。因为有些学生的字写得很难看,水平参差不齐,AI难以识别。”
此外,AI很难取代真正的老师教学。“每个孩子在学习中也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除了上课讲的知识点,课后的答疑也很重要,要针对孩子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到了复习迎考的阶段更是如此。”
课堂里的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与老师的真实互动交流。“如果AI真在讲台上课,不管上得多好,相信下面有少有人能持续认真听课。顶多听第一节,就不会有后续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汤拥华分析,这是因为,AI和老师教学最大的区别,源于人是具体而有人格魅力的存在。“教师并不只是知识传授者,更不是知识守护人,而是一个具有感染力的人。AI能教清晰化的知识,但一个具体教师教给学生的,很多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行不言之教的。”
在教育界,也有一些学者倾向于认为,在越高的学习阶段,教师的影响力就越大,但事实并非如此。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晚年曾写下一份一生中感谢的老师名单,分为8个人生阶段,共计17位。其中,中学阶段的老师就有足足有7位,远比大学、成年后多得多。因为那些老师并不只传授知识,而是言传身教,在他的思想启蒙、人格塑造上起了重要作用。
“仅仅因为有知识方面的能力,AI并不能代替人类教师。不过如果一个教师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就很容易在AI的映照下显出自己的平庸,这一点是特别需要警惕的。”汤拥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