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间谍伪装科研机构搞合作 国安部最新提醒!
创始人
2025-08-16 17:40:45
0

在科研创新与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涉密学术研究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论文中凝结的核心技术、战略研究成果,一旦被别有用心之人窃取,不仅会辜负科研人员的心血,更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一文了解涉密学术写作、交流、合作有哪些泄密风险点。

泄密风险点有哪些?

信息设备隐患。电脑编辑写作、网络查阅传输、手机沟通联络是学术写作绕不开的路径,但涉密信息与非涉密信息转换,涉密设备与非涉密设备传输时,若操作不当可能存在泄密风险。特别是使用未做防护连接互联网设备处理、拷贝涉密信息时,就有可能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留下窃密之机。

违规发布泄密。工作发现,个别研究人员保密意识缺失,为提高论文采用率,在论文中违规引用未公开的内部数据甚至是涉密资料,且相关责任单位未严格履行保密审查相关程序,导致涉密论文被公开收录至互联网学术期刊检索系统,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公开渠道开展情报搜集,窃取到我学术科研领域国家秘密提供便利。

虚假合作陷阱。学术合作是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方式,但涉密学术项目的合作需慎之又慎。个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会伪装成科研机构或高新企业,抛出看似诱人的合作项目,要求参与方提供涉密研究数据、技术方案等。一旦轻信此类虚假合作,不仅会导致学术成果泄密,还可能使整个科研项目陷入被动,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学术写作、交流与合作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展现,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师生、专家学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在公开发表论文和报告、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时,应树牢保密意识,严守保密底线,让间谍窃密无处遁形,共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学术保密防线。

严格设备使用。在进行涉密学术写作时,务必使用经过保密部门检测认证的专用电脑及存储设备,并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的工作环境中。定期对设备进行杀毒、系统更新,及时修补漏洞。严禁将涉密文件存储在个人云盘、共享文件夹等公共空间,拷贝文件时使用单位配发的加密U盘,从源头杜绝电子设备泄密风险。

强化保密意识。主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国家安全教育和保密教育,掌握了解反间防谍知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提升国家安全素养。无论是在国内外杂志、期刊公开发表论文著述等,还是在国内外学术活动公开交流论文观点,都应根据有关规定严格履行保密审查程序,确保文章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内部敏感信息。

谨慎开展合作。开展学术合作特别是与国(境)外机构或人员开展合作时,应对合作项目认真评估,把好立项关,将保密审查作为必经程序。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应尽量避免由外方承担或参与合作。确需由外方承担或参与合作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不得擅自将涉密项目发包给外国组织或个人,也不得擅自与外国组织或个人开展涉及国家秘密的科研合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东“向海问天” 底气何在? 记者 王惠 2025年9月9日凌晨,由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
安徽产业群像丨先“声”夺人奏强... 科技褪去了冰冷的外壳,成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得力助手,城市在一声声语音指令中运转自如。这正是安徽智能语...
苹果AI资深高管Robby W... 苹果公司AI搜索业务高级主管Robby Walker将于下月离职,这标志着这家iPhone制造商在人...
AI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注入... 唐晓彬 王亚男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我国文化产业也呈现...
章鱼也有偏好“手”?研究首次证... 中新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动...
省科技馆首开夜场!本周日晚“科...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山西新闻网) 想在夜晚探索科技馆的奥秘吗?想近距离观察萤火虫、用天文望远镜看...
以科普之光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光明时评】 作者:魏永莲(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 9月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
文汇视讯 | 勇当人工智能发展... 9月12日,上海创智学院举行首届创智未来大会。 会上,上海创智学院进一步释放生态聚合效应,启动“高...
AI答疑笔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9月13日是上海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的日子。而就在这两天,“AI答疑笔通过教师...
高德地图:AI出行智能体“小高... 来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9月12日晚间消息,在近日召开“高德扫街榜”产品发布会上,高德地图对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