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记者 宋雅婷)8月15日报道8月7日,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长达408.5米的“天府之檐”轮廓渐次亮起,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正式开幕,全球目光随之聚焦成都。这道流光溢彩的巨屏背后,不仅是“成都高新造”的高光时刻,更藏着成都高新区打造“世界柔谷”的产业密码。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从单屏闪耀到全链布局
这一由“成都高新造”技术支撑的视觉盛景,并非偶然的技术突破,而是区域内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布局结出的硕果。“天府之檐”的核心显示技术源自扎根成都高新区的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作为全球柔性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京东方在成都布局了多条生产线,其技术实力成为“世界柔谷”的根基。
围绕京东方这一链主企业,成都高新区按照“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的思路持续发力。目前,区内已布局包括京东方AMOLED 8.6代线、TFT-LCD 4.5代线等在内的5条面板生产线,聚集新型显示相关企业40余家。其中,既有出光兴产、LG化学等5家全球发光材料“隐形冠军”,也有中光电、瑞波科等原材料及设备配套企业,还有TCL、鸿富锦等终端制造商,形成了从玻璃基板、发光材料到面板制造,再到手机、车载显示等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政策与服务支撑产业加速跑
“世界柔谷”的成型,离不开对企业发展的全周期支持。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处项目经理梁栋介绍,通过制定专项优惠政策,能有效降低企业研发与生产成本。同时,成都高新区创新推出“免申即享”模式,让惠企政策无需申报即可直达企业。
这样的支持让企业得以“轻装上阵”。辰显光电总经理黄秀颀博士对此深有体会,这家2020年落户的企业,仅用10个月就建成中国大陆首条TFT基Micro-LED全制程中试线,2024年12月完成生产线首次量产点亮。“过去4年完成中试,这个速度在行业里很快,离不开政策、资源、人才等各方面支撑。”黄秀颀说。
从单点突破到协同共赢
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企业发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成都路维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维光电)2017年在成都高新区落户时,区域附近仅有京东方等少数企业,如今,成都高新区已聚集多所企业,成为柔性显示主要集中区域。
“以前下游客户从国外订掩模板要一个多月,现在我们7-15天就能交付。”路维光电总经理助理陈俊荣说。作为国内首家、全球仅4家之一的G11研磨板生产商,路维光电的快速响应,正是得益于区域内完善的上下游配套。这种协同效应,让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2024年实现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4%,“世界柔谷”已初具规模。
从世运会开幕式上惊艳全球的巨屏,到柔性显示产业链的协同高效,再到政策服务的精准赋能,成都高新区正一步步将“世界柔谷”的蓝图变为现实。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立园满园”行动的重要部署,持续深入开展“进解优促”工作。同时,加快产业建圈强链,聚焦柔性显示、微型显示细分赛道,围绕材料、设备和零部件等核心配套环节,加速形成链属企业扎根本土的完整产业生态,积极引育“镇园之宝”、打造“明日之星”,加快建设“世界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