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土木工程教授马智亮:通用大模型在建筑领域离实用差很远
创始人
2025-08-23 01:21:00
0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马智亮在论坛现场作主题演讲。

南都讯 在8月22日广州召开的第三届广东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人工智能成了建筑业界专家热议的话题。尽管通用大模型已经影响了千行百业,但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马智亮看来,它在建筑领域离实用还差很远,想要用通用大模型来自动设计建筑图纸还做不到,未来建筑行业必须依靠建筑领域专业化大模型,并且结合具体的场景进行功能设计才能实现人工智能。

在这次论坛上,他作了题为《面向智能建造的建筑工程专业化大模型的构建路径与方法》的分享。“智能建造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而大模型是当前的核心热点”,马智亮指出,自2023年ChatGPT-3.5问世及DeepSeek推出后,大模型的实用性与性价比显著提升,但通用大模型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仍显初级,“离实用还有很远的距离”。

他由此提出,这种 “不实用”恰恰凸显了建筑领域专业化大模型的必要性。在他看来,未来开发建筑专业化大模型需要经历需求分析、数据处理、模型设计等七个环节,部分典型路径包括对通用大模型进行微调、检索增强等功能调整,或者建立混合专家模型,开发大模型智能体以应对复杂场景。

马智亮特别提醒,尤其要重视评估环节以避免大模型“幻觉”,同时,未来的建筑工程专业化大模型难以用一个模型来实现各种功能,需要以研究为先导,需针对建筑工程领域的不同场景分别建立多个模型。

此外,广东省机器人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黄健也在论坛上分享了目前建筑领域内机器人的事情情况。

他表示,目前机器人并不以在流水线重复性工作替代人工为目标,而是要努力实现在高危场景下的人员替代,比如在一些对高层建筑的玻璃外墙进行清洗的工程中,传统做法是让建筑工人绑着安全绳吊在半空中作业,具有一定危险性,这种情况可以用机器人代替人工。

据他介绍,目前行业内开发的幕墙清洗机器人已经可以通过“感知-决策-执行”闭环,实现零高空坠落风险,且相比传统人工施工,施工周期能缩短30%以上,同时,具身智能在抢险救灾应急方面也具有优势,如机器人可以破窗,将消防栓带进去,快速实现灭火等。

主办方的资料显示,来自广东各地市住建局、建筑业协会(联合会)的有关负责人,省住建行业10多个协会的代表,以及建筑企业高管、相关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共计3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魏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兴通讯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用...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兴通讯(000063)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用于...
振德医疗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振德医疗(60330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航空电动化风起,正力新能抢做“... 来源:@经济观察报微博 记者 高飞昌 8月18日,在江苏常熟正力新能(全称: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
智元合伙人姚卯青:2年内有望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浩 上海报道 机器人无疑是当前资本市场最耀眼的明星,不过也有乱花迷眼的一面。...
中方与ITER组织成功签署重大...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人民财讯8月22日电,记者获悉,2025年8月19日,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
vivo Vision探享会—... 前言—— 2025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深入发展周期。当用户对“虚实融合”的期待日益迫切,...
亿顺星取得智能手表用保护装置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亿顺星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智...
西安信飞特申请一种图像传感器等...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西安信飞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
河北获批人工智能促进专利转化运...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支持河北省开展人工智能促进专利转化运用试点工作。河北省将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供...
清华土木工程教授马智亮:通用大...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马智亮在论坛现场作主题演讲。 南都讯 在8月22日广州召开的第三届广东建设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