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续阴雨影响,北京秋季胡萝卜播种时间紧迫。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农村局迅速启动太舟坞花园功能蔬菜无人农场,紧急启动智慧农机抢种作业, 成功完成30亩胡萝卜无人化播种作业。
本次作业突破性采用 “新能源小型无人作业平台(2垄4行)+大型蔬菜无人化动力平台(4垄8行)”双平台协同作业模式,两套装备首次同场作业、协同调度,充分发挥小平台机动灵活、大平台高效高质的各自优势,实现了不同地块条件下作业装备的精准匹配与“组合拳”作业,大幅提升了抢播作业效率与播种精度。
现场作业调试
大型蔬菜无人化动力平台
新能源小型无人作业平台
夜间作业试验
本次抢种作业平台均接入全国蔬菜无人化作业平台,融合激光雷达、北斗双模定位、多目视觉、方向角传感器等先进装备,具备自主路线规划、智能避障、多机协同作业功能,真正实现拖拉机“有眼有脑、听懂会干”。作业过程中,大型动力平台可同时完成4垄8行播种,小型新能源平台完成2垄4行播种,综合作业效率达到8~10亩/小时, 相比传统机械效率提高50%以上,一次性完成旋耕、起垄、铺滴灌管、播种、覆土镇压等多环节作业,作业误差控制在5cm以内,行距、株距精准均匀,为后续高品质功能性胡萝卜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业后效果
此次胡萝卜无人化抢种作业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智能协同装备在复杂地况中取得关键突破,为应对极端天气挑战、保障城市蔬菜供给安全提供了“海淀太舟坞”方案, 对提升北京地区功能性蔬菜产业科技水平和示范带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