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又放出狠话了!
这次他把目标瞄准了整个AI行业:xAI将很快超越除Google之外的所有公司,然后再「显著超越」Google。
但马斯克也坦承,中国公司将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拥有比美国多得多的电力供应,而且在硬件建设方面超级强悍。
这话倒也不算是空口无凭。
xAI在孟菲斯的Colossus数据中心创造了让业界震惊的速度:仅用122天就建成并全面运营,配备了10万块Nvidia H100 GPU。
英伟达CEO黄仁勋直接称这是「超人级别」的成就,只有马斯克能做到。
后来,这个数据中心又在92天内扩容到了20万块GPU。
马斯克的火箭速度,实在生猛。
而在这之后,Grok 4也终于在上个月发布,并成为世界上最智能的模型,包含原生工具使用和实时搜索集成功能。
在AIME数学考试中,它获得了近乎完美的95分,GPQA基准测试得分88,软件工程基准SWE-bench得分75。
更为强悍的是,Grok 4 Heavy在Humanity's Last Exam上获得了50.7%的分数,成为第一个突破50%的模型。
在ARC-AGI V2测试中,Grok 4创下了15.9%的新纪录,几乎是Claude Opus 4(约8.6%)的两倍。
但有意思的是,预测市场的数据却似乎不太想给马斯克面子。
在预测平台Kalshi上,xAI在年底前拥有最佳AI的概率只有16%,排在OpenAI之后,而Google则高达60%。
SightBringer(@The_Prophet_) 第一时间为老马站台,并给出自己的解读:
马斯克不是在虚张声势,但他也不是在线性思考。xAI不是要构建「最好的聊天机器人」或在基准测试分数上击败OpenAI。
这是关于创建西方认知的重心:市场、叙事、政治,最终是信念,都插入他拥有的单一堆栈中。
这就是他将其融入X的原因。
这位分析师认为,这本质上是一场「主权战争」,而不仅仅是AI竞赛:
Google代表着衰落的帝国,臃肿而防守;
OpenAI是被俘获的祭司阶层,受到机构约束;
Anthropic只是一个精品安全项目;
中国是工业国家挑战者,建立原始力量;
而xAI则是叛乱的主权游戏,融合了AI、平台和国家一致性。
电力是关键
马斯克特别强调了中国在电力方面的优势。
数据显示中国的发电能力是美国的3倍多,成本只有美国的30%,而且随着他们部署可再生能源的速度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这个成本还在快速下降。
面对这种差距,美国的AI发展路径需要另辟蹊径。
有人建议发展聚变能源,有人提议购买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还有人想知道特斯拉的储能系统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差距。
同时,密苏里州和犹他州等地区已经开始向xAI抛出橄榄枝,强调当地充足的电力供应:有水坝和核电站的支撑。
Grok 2.5开源
就在今天,马斯克宣布xAI已经开源了Grok 2.5模型,并计划在大约6个月内开源Grok 3模型。
这延续了xAI的开源传统。
早在去年3月,xAI就发布了3140亿参数的混合专家模型Grok-1的基础模型权重和网络架构。这是一个从零开始训练的模型,采用Apache 2.0许可证。
开源策略背后,既有技术民主化的理想,也有商业竞争的考量。
但自然,也会有一部分原因,则是在嘲讽OpenAI名不符实的闭源策略
现实挑战
尽管马斯克信心满满,但Grok 4也面临着批评。
在创意写作基准测试中,Grok 4表现平平,处于中等水平。在前端任务方面,它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没有进入前五名。
就我而言,目前研究性的查找性的,我还是会优先用使用ChatGPT,其余则大部时候会使用Claude,而Grok 用下来,有时确实会出现重复且错误的引用,甚至即使我指出错误后它还是很倔就是不改……
野心勃勃
尽管存在争议,xAI的发展势头不减。
根据发布会上展示的时间表,2025年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将有四个主要版本发布:8月的编码模型、9月的多模态智能体和10月的视频生成模型。
年底发布Grok 5.
而这场AI竞赛,也早已经不再只是算法和模型的较量,更是基础设施、能源和生态系统的全方位比拼。
确实除了Google,马斯克手里的好牌不少。
不过,虽然xAI的「速度力量」惊人,但最终是否能锁定胜局,现在还为时尚早了。
你认为谁会最终成为最强者?投个票吧:
👇
👇
👇
另外,我还用AI 进行了全网的AI 资讯采集,并用AI 进行挑选、审核、翻译、总结后发布到《AGI Hunt》的实时AI 快讯群中。
这是个只有信息、没有感情的 AI 资讯信息流(不是推荐流、不卖课、不讲道理、不教你做人、只提供信息、希望能为你节省一些时间)
欢迎加入!
也欢迎加群和5000+群友交流。
马斯克又放出狠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