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市大数据中心正式公布了《内河智慧港口信息化建设指南》(SZSD08 0005-2024),该指南自202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起草遵循GB/T 1.1-2020标准,旨在为内河智慧港口的新建与改扩建项目提供全面而细致的指导。
该指南首先对一系列关键术语进行了界定,如港口、智慧港口等,并对AGV、BIM等缩写进行了明确解释,为所有参与者建立了统一的认知基础。指南的建设内容分为信息基础设备设施、应用支撑环境、基本应用和专项应用四大板块,通过整合智能闸口、调度指挥中心等多个系统,构建了一个高效协同的体系。
在信息基础设备设施建设方面,指南强调以港口作业区为单位,优先选用信创产品,涵盖通信传输、数据中心等关键设备。数据中心既可以自建也可以租用,但必须满足GB 50174的相关要求,同时网络安全需按照GB/T 22239执行。还包括无线覆盖、网络管理、环境感知、智能视频监控以及智能装备与自动化装卸流程相关设备与系统,确保港口基础运行的稳定与高效。
应用支撑环境部分,指南提出了GIS、视频汇聚、物联网、数据服务四大平台的建设要求。GIS平台需具备三维建模与高精度定位能力;视频汇聚平台应支持多种功能;物联网平台需整合各类管理数据;数据服务平台则负责数据的全流程处理,确保数据的有效利用。
针对不同码头类型,指南设计了多样化的基本应用。集装箱码头系统功能全面,涵盖了装卸船等多个模块及自动化配套;专业干散货码头注重流程控制与安全措施,实现了数据交互与绿色运营;通用散杂、件货码头则提供了作业管理、理货仓储等功能;液体化工码头则特别强调了危化品监管与工艺控制,确保特殊作业的安全。
在专项应用方面,指南涵盖了智能闸口、调度指挥中心等多个领域。智能闸口满足了业务与监管的双重需求;调度指挥中心集成了多个系统,实现了信息的集中管理;安全管理模块包括了风险分级等内容;智慧环保与水务系统则注重环境监测与资源管理;物流与多式联运平台则致力于提升业务效率与服务能力,为内河智慧港口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