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珂 通讯员 邓永俊)8月28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基础设施主题交流活动上,国家数据局宣布长沙成为国家区域数据基础设施第二批先行先试试点城市。湖南湘江智芯云途等企业的多源多模态智能驾驶数据集、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农业数据集获评“全国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这是继去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后,长沙获批的又一国家级试点。这标志着长沙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跃升为推动中部数据基础设施一体化、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
作为中部数字经济高地,近年来,长沙持续强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已布局22个规模以上算力中心,总算力规模达6726PF,占全省的70%;国家超算长沙中心算力排名全球前列。同时,建成城市数据中台、政务数据开放平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等9大基础平台,归集政务数据超200亿条,开放数据目录2718个,累计调用量突破219亿次,在数据归集、平台支撑与场景应用上优势显著。
在数据制度创新、安全底座构筑与特色产业赋能等方面,长沙同样成果丰硕。率先全省出台《长沙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率先全省建设“政务一朵云”,为620个系统提供服务,体量居全国前列;率先全国打造城市级网络安全运营中心,覆盖685家单位2600多个系统,实现“7×24”小时智能监测、分钟级响应,模式向10余个省市输出。基于“城市超级大脑”建设成果,发布15类627条政务信息化共性能力,打造全省首个数字政府“能力超市”,向全市提供可直接调用的共享模块,减少重复建设,有效节约财政资金。
同时,加快推进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鼓励支持中电互联、马栏山投资公司、芒果TV等企业建设企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
联合头部企业成立城市级网络安全运营实体,构建全天候安全监测响应体系。依托工程机械、视频文创、低空经济、数字医疗等特色产业,打造多个全国标杆性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场景。
据悉,此次先行先试建设将紧扣“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管理”原则,聚焦可信数据空间、隐私计算、区块链、数据标注、AI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建设集约化、安全可控的区域数据基础设施节点。长沙计划在视频文创、卫生健康、低空经济、中非经贸等不少于50个典型场景深化应用,推动数据跨行业、跨区域高效流通,构建“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复用”的中部枢纽生态。
长沙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娟平表示,长沙将全面落实国家数据局相关部署,以试点为契机,在数据基础制度创新、基础设施融合、资源开发利用及安全治理上探索新路径、形成新范式,力争为全国区域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沙样板”,助力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大市场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