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内河航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船老大”变“云船长”
创始人
2025-08-30 03:20:38
0

(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内河航运横贯东西、连接南北,是助力做强国内大循环、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通道。2024年,我国内河货运量达到49.5亿吨,货物周转量达到2.2万亿吨公里。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内河航运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船老大”纷纷变身“云船长”,在提升运营效率、优化服务质量、保障航行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内河航运企业的数智化新路径。

场景创新

“船老大”体验“云服务”

8月16日下午4时整,“长亚九号”轮满载6670吨石灰石抵达龙口锚地,通过“长江易航”App轻点“到港确认”,系统瞬间推送泊位分配、岸电接入点和加水服务信息。当天晚上9时整,该船准时靠泊湖北亚东码头,卸货指令及实时进度在平台清晰可视。8月17日7时30分,“长亚九号”轮高效卸空开航。

“过去等泊位、协调装卸要打十几个电话,现在所有信息都在指尖同步。”“长亚九号”轮船长介绍。通过“长江易航”App,船舶动态、水文气象预警、合规筛查结果集中呈现:开航前可预判黄冈至龙口航线气象风险,靠泊时自动获取绿色岸电接口位置,装卸环节通过物流数据联动实现“船到车到”。

“长亚九号”从抛锚到离港仅用15.5小时的高效周转,正是长江航运“一屏智控”转型的生动实践。“客户对航运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高效、智能的航运服务需求迫切。”长航集团总经理助理康锋表示。通过打造六大核心功能点,“长江易航”助力长航集团对外提升对客服务能力,对内提升了运营管控能力。“这是一个航运和港航服务业务一体化、开放化的数智化服务平台,也是树立公司统一的对外服务品牌,探索数字产业化转型和业务创新的重要举措。”

重庆郭家沱锚地,“远洋 9001”轮驾驶台,AI摄像头捕捉到船员疲劳驾驶,10秒内语音提醒,岸基同步弹窗。据统计,船舶智控平台监管系统运行以来,人员违章行为降低了50%以上。

在航运业发展浪潮中,传统船舶监管模式逐渐显露出信息滞后、监管疏漏等弊端,难以满足行业日益增长的安全与效率需求。“船舶智控平台监管系统的出现,以智能化升级重塑了行业格局。”重庆长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南表示。

该系统借助先进的AI算法与物联网技术,能精准识别船员疲劳驾驶、违规操作等不安全行为,以及船舶设备异常、航线偏离等不安全状态,一改以往人工巡查的局限性与偶然性,推动船舶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浙江海宁双山服务区,多个船民轻点手机,在“新船帮”APP寻找货源。该APP货源大厅每日更新4500条货源信息,实时在线。通过智能算法精准推荐,55000条船提高了匹配效率。

“信息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平台的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了内河运输的未来。”浙江新船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付海平表示,“新船帮让每一次运输都更简单、更智能。”

直面挑战

“四道闸口”亟需行业突破

行业头部企业正在数智化转型上积极探索,但内河航运企业数量庞大,普遍面临技术应用滞后、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对于众多中小航运企业而言,在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时,必须闯过多道“闸口”。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郭胜童表示,“内河航运企业普遍面临‘小、散、杂’结构困局,95%以上的船舶载重量不过万吨。”一方面,随着国家推进内外“双循环”建设,不断加快国内物流通道网络建设、推进智慧航道和智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内河航运将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物流时效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内河航运业在服务响应速度、运输效率和客户体验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

闸口一:数字底座还未成网。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过9950公里,江苏、浙江等地也实现了船舶过闸“一次申报、一键过闸、一体调度、一屏管控”。但大部分船闸仍是数据“孤岛”,内河港口5G、北斗高精定位覆盖率远低于沿海,大量码头仍以人工调度为主。

闸口二:中小船东“用不起”。据了解,一艘内河船加装智能航行终端(含北斗、AIS、ETC过闸、船载物联网)一次性投入8—15万元,中小航运企业因资金渠道单一、回报周期长而观望不前。现有系统多由海运方面的设备厂商“降维”移植,缺乏适配内河中小船舶的低成本模块化产品。

闸口三:数据共享尚未建立。港口、航道、船公司、货主、金融保险等主体数据归属、接口标准、安全责任边界不清,导致“各自建平台、数据不串门”,各类信息需要重复录入,缺乏行业级数据中台与可信数据流通机制。

闸口四:数字人才“跟不上”。内河航运企业对智能感知设备、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研发投入不足,一线船员平均年龄偏大,数字化技能普及率不足,智能设备“装而不用”。船岸协同、AI 航行算法等新技术难以落地。

“过去,船户靠‘一条江、一张嘴、一支笔’跑运输,现在操作手机是必备技能。”8月25日,2000吨级的“鲁济宁货×××”船长杨之林(化名)感慨地告诉记者。谈起对数字化智能化的感受,他表示,“电子航道图很好,但仍不能依靠”,“一旦离开干线航道,花大钱装的设备就用不了”。

“要提高通航效率,打通各省之间的通航网络,实现全国内河航运网络覆盖,真正把数字化智能化发挥在监管与方便船户上,才能降成本增效益。”上海坤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潘嘉诚表示。

航向前方

紧抓四个“下一站”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带来实实在在的“赚钱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内河航运企业积极布局。2023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经过行业的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杨华雄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聚焦水运基础设施智慧化转型,促进船、港、航各要素间的智能协同,全面提升水运效率和发展能级。

“数字化转型是内河航运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郭胜童表示,内河航运企业要致力于抢抓四个“下一站”,让数字赋能为内河航运插上“智慧之翼”。

——通过智能化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积极构建在线订舱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化业务操作、智能客服、智能营销等方式提升行业竞争力,朝着全程运输服务方向发展。

——通过绿色智能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新能源船舶特别是电动船的应用,是内河航运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快新能源船舶生产和应用,有效推动老旧船舶有序退出,提升内河生态环境,提高船舶性能和运营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通过平台化、数字化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内贸水路运力资源并未充分利用,行业也涌现出一批第三方内贸水运平台,通过平台化、数字化的方式打破供需信息不对称的局限性,实现精准匹配货源与运力,提升内河运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货主和承运人中间环节和不必要的运营成本。

——加强内贸数字化标准建设。围绕内河航运业务,开展相关元数据标准、数据编码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数据交换规则标准、数据安全保护标准等数字化标准的建设,避免企业因各自开展数字化建设而形成的数据孤岛和数据共享难等问题。

“‘长江易航’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汇聚江、海、公、铁航运物流服务与数据资源,实现全程物流服务可视化。”康锋对打造互联互通的一站式信息通道、物流通道信心满满。

“未来,我们的港口将不仅拥有自动化码头,也将拥有全链条的智慧化服务,船舶将依托‘电子航道一张图’‘运行监测一张网’‘船闸调度一体化’,真正实现智能导航、船岸协同、畅行无忧。”杨华雄表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电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序...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国电信(60172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序列...
华容200名教师开启AI“充电... 8月23日,华容县2025年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成长培训班正式开班。全县200名中小学教师齐聚一堂,...
微星OLED显示器经533天测... 2025-08-29 02:20:55 作者:狼叫兽 烧屏问题长期以来都是OLED显示器用户最关...
聚焦内河航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内河航运横贯东西、连接南北,是助力做强国内大循环、支撑国内国...
言短意长|“花生上树”背后的时... 发布时已经标注为AI照片的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本文讨论的是那些被误作“真实照片”的AI照片。 正如我...
中资环绿色综合分拣中心在津试运... 昨日,中资环绿色综合分拣中心在津试运行,旨在打造国内首个自动化、信息化涉密涉敏载体销毁与拆解集成示范...
万物皆有理丨搜狐张朝阳走进TC... 来源:运营商财经网 [中国,武汉,2025年8月28日]今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物理...
首架“马鞍山造”电动旅游观光飞... 图为“凌岳一号”。 记者 陶志尧 摄 8月28日,由安徽智鸥驱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鸥科技)自主...
美的集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美的集团(000333)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贵州:培育人工智能时代新实力 在建和投运重点数据中心49个,其中29个大型以上数据中心,算力规模累计近93EFLOPS,其中智算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