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俄军大规模袭击,乌克兰首都被袭击后,泽连斯基态度反转,主动向中国求援,外交部表态了
创始人
2025-09-01 13:37:51
0

乌克兰首都基辅再一次被俄罗斯大规模空袭,欧盟驻乌代表处大楼都没能幸免,平民伤亡数字让人揪心。可如果你只盯着导弹和爆炸,那你就错过了这幕大剧的精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居然一反常态,主动向中国喊话,期待中方表态。

要知道,这可不是他第一次提中国,但这次的“姿态”实在是让人玩味。外交部的回应呢?滴水不漏,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淡定与分寸。乌克兰、俄罗斯、中国,这三国的互动,简直就是国际关系教科书里的立体案例。

8月28日凌晨,基辅上空再次拉响警报,俄军导弹和无人机混合而来,乌方数据说,这次一共来了598架无人机、31枚导弹。乌军拼死拦截,说拦下了563架无人机和26枚导弹,听上去防空系统相当“给力”,可最后还是有楼塌了人伤亡,基辅市长亲口说有38人受伤,30人进了医院,死亡人数至少八人,包括一名儿童。欧盟驻基辅代表处大楼也被波及,外交层面立马炸开锅——西方的援助还在,可速度变慢,条件变多,特朗普那边甚至明说要“以地换和”。

这时候,泽连斯基的“变脸”就来了。往常他一遇到俄军空袭,第一时间就是指责俄罗斯,顺带把中国拉进来“甩锅”。可这次他出人意料地“客气”了一把,公开表示希望中国对局势“有所回应”,话里话外全是期待。

这就有意思了,毕竟就在几个月前,他还批评中国对乌克兰不够支持,甚至质疑中国无人机市场“帮助了俄罗斯”。外交这种事,本来就是利益的艺术,今天骂你明天拉你,讲的是现实而不是感情。

为什么泽连斯基突然转向?只要把战场和外交放在一起看,答案其实不难猜。首先,乌克兰在战场上持续被动,俄军火力和战术升级让乌方压力山大。西方的援助,尤其是美国那边,已经不像去年那样“说给就给”,甚至连特朗普都在公开场合说,俄乌冲突是“最容易解决”的,只要他上场就能谈判收场。

可真要指望西方“无底线”帮乌克兰,泽连斯基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根“救命稻草”并不牢靠。战场吃紧、弹药不足,经济更是被炸得千疮百孔,乌克兰对外部援助依赖到了极致。

这时候,中国的角色就显得尤其重要。中国不仅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更是少数能和俄乌两边都保持沟通的国家。泽连斯基的算盘其实很简单,就是看准了中国的分量,想在西方不稳的情况下,打开一条新的外交通道。更直接点说,乌克兰战后重建少不了资金和技术,谁来出钱、谁来修路,谁能做大买卖?中国自然是最优先考虑的对象。泽连斯基的“变脸”,其实正是现实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但外交不是单行线。中国的回应,比泽连斯基的喊话更耐人寻味。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一句话,“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

再补一句“三原则”: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信息全在这两句话里,态度就两个字:冷静。没有点名俄罗斯,也没有直接回应泽连斯基“劝俄”的暗示,更没有被情绪带跑。这不是敷衍,而是外交定力的体现。

为什么中国要这样表态?有人说中国“骑墙”,有人说中国“袖手旁观”,但事实是,俄乌冲突本质上是地区战争和大国博弈的叠加体,中国不可能、也不会在这种问题上选边站队。中国的原则很清楚:不拱火、不添乱、不做背锅侠。乌克兰希望中国替自己“劝俄”,西方希望中国“施压俄罗斯”,俄罗斯则希望中国“理解”自己的安全关切,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算盘,可中国并不是谁的棋子,更不是随便能被拉拢和甩锅的“工具人”。

中国并不是没有作为。冲突爆发后,中国提出的“四个应该”,强调尊重主权、遵守联合国宪章、重视安全关切、坚持和平解决,从原则上给出了方向。后面还专门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细致地分解和平解决的路径。更别说中方特使频繁穿梭于俄乌及相关国家之间,努力搭建对话沟通的桥梁。光喊口号没用,实实在在的外交动作才是大国担当。

在经济和民生领域,中国和乌克兰的合作也没停过。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一波接一波,食品、药品、帐篷这些民众急需的东西,中国都在力所能及地提供。农业、基建的合作也在推进。可偏偏泽连斯基嘴上说着合作,转身就跟着西方制裁中国企业,还批评中国“援俄”。这种“用的时候亲,不顺的时候怼”的外交操作,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成熟国家的领导人应有的稳重。

再看西方的态度,特朗普那边直接“放风”,说俄乌冲突“最容易解决”,要让欧洲自己扛主力,美国只做“后援”。波兰总理也表态,俄乌冲突结束后不打算派兵,只管后勤援助。加拿大、挪威这些北约成员国,嘴上支持,行动却越来越谨慎。这局面下,泽连斯基的“外交焦虑”就暴露无遗。他知道,西方的支票越来越难兑现,中国的中立和分量才是真正值得争取的资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百度李彦宏的百亿投资“滑铁卢”... 应用分发的时代正在远去,帮助手机“越狱”的91助手也成了“时代的眼泪”。 近日,91助手运营团队官宣...
首款折叠iPhone,传出大消... 每经编辑|金冥羽 据界面新闻,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计划于2026年推出其首款可折叠i...
苹果机器人首席AI研究员被Me... Apple 近期正经历一波关键 AI 人才的流失潮,引发外界对其人工智能战略的关注。 据《彭博》报道...
原创 打... 中国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海基核威慑力量的新里程碑 据可靠消息透露,即将在九三大阅兵中首次公开亮...
德语课例句称J.K.罗琳 “刻... 近日,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多邻国”在一堂德语课上教授例句时,将有争议的作家J.K.罗琳称为“刻薄”,引...
谷歌Gemini新技能:AI深... 谷歌在其AI技术的征途上迈出了新的一步,这次它瞄准的是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阅读”网页内容。这一创新...
新一代太空栖息地:更舒适、更安... 2025-09-02 13:20:48 作者:狼叫兽 近年来,太空居住技术正迎来重大变革。随着国...
汇总 | 2024年以来我国聚...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兴园化工园区研究院) 近年来,我国聚烯烃技术迭代升级呈现出“多点突破、产能扩...
机器人行业签下这笔大单 9月2日,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宣布与上海仙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人形机器人千台级订单战略合作...
趣链科技亮相2025数博会,以...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顾佳燕 8月26—8月30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下称“数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