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当前,安徽正在通过技术攻坚突破、双创团队招引、应用场景建设等举措,奋力抢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制高点。
前两天,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优艾智合在合肥发布了一款“一脑多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这款产品突破了机器人的传统架构,它的智能大脑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适配多种本体形态,在细分领域闯出了一条新路。
优艾智合创始人 首席执行官 张朝辉
基于这一套“大脑”角度来讲,我们在做不同的机器人的形态,有单功能的,有多功能移动作业的,有人形的,我们就丰富了今天机器人进入场景的这样的产品矩阵。我们是服务于工业的,能够做出更多的精细化作业的。
从去年开始,合肥市就把构筑机器人产业生态作为重中之重,打造平台、打磨场景、打穿行业,包括优艾智合在内,目前全市已集聚上下游企业170多家,从机器人大脑、小脑,到本体以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链条已基本贯通。
国先中心(合肥)产业合作部 部长 高燃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引进了40多家有代表性的智能器件企业,同时我们现在在谈的还有将近100多家优秀的企业。通过这一两年的努力,我们很快能把整个合肥市的(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给有效地建立起来。
整体性推进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安徽一方面依托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平台,支持模型底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源头动力;另一方面,推动企业、政府、高校院所等开放更多场景机会,塑造细分行业领域融合应用典型案例,为“人工智能+”打造应用示范标杆。在不久前召开的“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大会暨人工智能产业资本对接大会上,安徽集中发布了一批高价值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包括高速公路智慧运营指挥的数智融合创新应用场景、AI+煤矿全业务流程应用场景等,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安徽省重点产业、特色文化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
长城战略咨询 副总经理 黄波
哪些场景是最有价值的,算力、智能驾驶、医疗、家庭、家居。我们在研究全国的场景政策和实践(发现),安徽走得非常靠前,这一点毋庸置疑。
为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近年来,安徽先后出台了《安徽省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不断完善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深入落实“人工智能+”行动,今年8月,安徽还印发了《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2.0版)》,目前,全省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智能算力已由2023年初的838P左右跃升至今年6月的3.5万P,科大讯飞、中科星图、华米科技等人工智能规上企业和产业链关联企业数分别达到894家和1.2万家。
安徽省科技厅人工智能处 四级调研员 赵辉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着力实施融合应用专项行动,以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促进产业规模不断的培育壮大,也推动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跃居全国第五位,实现了在全国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