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摄影报道
从天文到地理,从历史到生活,从光合作用到转基因作物,从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到七月流火,从智能驾驶到贵金属,从3D打印到雷击损害……一场知识答题赛,火花四溅,拼出了如运动赛场一般的氛围感。
9月8日下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港校区国际会议厅内,正在进行的是2025年成都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选手们不仅拼手速、拼脑力,还拼演技、拼创意,甚至拼谁更能扛住提前抢答被扣分的社死瞬间。
“空气大炮”上阵 科学也能演小品
比赛还没正式开始,一场名为“科学大家说”的主题展演就直接把气氛拉满。
过期面包能吃吗?
有队伍把“空气大炮”搬上了舞台,一炮轰出烟圈,瞬间点燃全场;有团队用情景短剧演绎“面包过期了还能吃吗”;更绝的是,有团队用乒乓球和吹风机现场演示“伯努利原理”。
进入最刺激的抢答题环节,现场秒变“电竞战场”。主持人话音未落,“叮——”抢答声此起彼伏。有的队伍反应神速,答案点亮屏幕;有的选手则因太过激动,提前半秒按下抢答器,直接被判“犯规”,倒扣10分!
抢答环节险象环生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这句苏超赛场的调侃成了现场最真实的写照。选手们暗自较劲,手上抢答键按得噼啪作响,仿佛在打一场“科学版王者荣耀”。
题目五花八门:从宇宙到厨房,从养生到尾气
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十万个为什么”问答。这次决赛的题目,堪称“宇宙级跨界”:
“太阳系中类地行星有哪些?”
“‘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气变热还是变凉?”(提示:不是热!)
“隔着玻璃晒太阳,能补钙吗?”(答案:不能,紫外线B被挡住了)
“铁观音、红茶、普洱茶、绿茶,哪种是半发酵茶?”(铁观音:是我,是我!)
“安装三元催化器、碱洗法、冷凝法、活性炭吸附法,哪种是最常见的汽车尾气处理方式?”(答案:安装三元催化器。)
“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哪个是中国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答案:肺癌)
拼手速答题
“鼻炎反复发作,真的和脾胃虚弱有关吗?”(答案:是的。)
这些题目,横跨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环境、生活常识,甚至还有“转基因作物”“智能驾驶”等前沿议题。粗浅一看,你以为自己能答对几道?可当台上选手几乎保持着100%的正确率时,你才意识到:成都人的科学素养,已经悄悄卷到了新高度。
经过必答、抢答、风险题三轮鏖战,来自双流区的代表队凭借稳定的发挥、精准的抢答和扎实的知识储备,最终摘得桂冠,成为本届“成都科普王者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