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尖数学家陶哲轩最近不得不放下研究工作,忙着为研究所筹款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这位菲尔兹奖得主所在的纯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自8月起失去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拨款。
事情起因于7月31日,美国联邦政府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未能营造一个没有反犹太主义和偏见的研究环境”为由,冻结了该校约5.84亿美元的联邦研究资金。虽然法院在8月12日下令恢复拨款,但陶哲轩和他的研究所至今未能拿到研究经费。
陶哲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研究所没有足够的储备金来维持运营。过去两周他们一直处于紧急筹款模式,他不得不与很多捐赠者会面。这位数学家1975年出生于澳大利亚,16岁移民美国,自20岁起就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至今已有30年。
陶哲轩对此感到担忧。他在8月底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届政府在改变科学生态系统方面极其激进,甚至连第一届特朗普政府都没有这样做过。”他认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正在造成的损害。
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因为资金问题选择离开美国。陶哲轩指出,历史上曾有过人才逃往美国寻求庇护的时期,现在可能会出现相反的过程,其他国家可能会开始吸纳目前在美国的人才。陶哲轩表示,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他将失去留在美国的信心。
有网友评论指出,回到祖国吧!祖国才是你施展抱负的绝佳舞台!特朗普政府缩减大学资助主要是因为犹太集团对大学支持巴勒斯坦的不满。美国右翼和犹太集团认为美国大学培养的都是左派自由主义者,现在是在惩罚这些大学。
这件事对中国来说可能是机会。过去一段时间,已经有很多中国出生、不论现在是中国籍还是美国籍的理工科学者,在中国大学拿到了全职offer。科研环境的稳定性正在成为人才流动的重要考虑因素。
人才流动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科研经费、学术自由和生活环境等。中国近年来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海外学者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但每个学者的选择都会基于个人职业发展和生活需求的综合考虑。
陶哲轩的处境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现象:科研工作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当学术研究被迫与政治议题挂钩时,科学家们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仅关乎个人职业生涯,更关系到全球科学发展的未来走向。在知识无国界的理念与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之间,当代科学家需要找到新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