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HD现代重工在全球首次开发出了能够解决氨燃料动力船上发生的核心安全及环境问题的装置,并获得了全球船级社的正式认可。
9月10日,HD现代重工宣布,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展览会Gastech 2025上,该公司开发的“氨废水船外排放装置(ADME,Ammonia Discharge Monitoring Equipment) ”和“毒性危险区域设定系统(Toxic Area Plan) ”分别获得了美国船级社(ABS)颁发的原则性批准(AiP)证书。这也是全球造船界首次得到对能够稳定运用氨燃料动力船的核心技术的国际权威机构的安全性认可。
氨是燃烧时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环保燃料,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脱碳新规越来越具体化,其作为今后引领零碳时代的代表性燃料而备受瞩目。特别是通过简单的工程即可转换成氢,是迄今为止最经济的氢能运输手段。
但航运界对氨的顾虑在于其安全性。由于氨毒性较大,氨燃料动力船产生的有毒废水可能给人类和海洋生物带来安全和污染问题,特别是湿法处理装置产生的氨废水,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处理标准,给船舶设计和航行带来了相当大的技术和运营上的不确定性,因此必须进行气体收集和安全处理。
HD现代重工开发的“氨废水船外排放装置(ADME)”就是解决这种担忧的核心技术。该装置可以实时感知和控制船上废水罐中聚集的氨污染水,使排放浓度保持在允许标准以下,并可在浓度超标时自动切断排放,从根本上防止了氨废水的船外排放。
此外,HD现代重工还开发了“毒性危险区域设定系统(Toxic Area Plan) ”。该系统可将船上的氨动力设备以及燃料供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泄漏危险细分为高、中、低危险区域进行管理。
HD现代重工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开发的氨燃料动力船核心安全及环保装置此次通过美国船级社的AIP认可,再次证明了HD现代重工在环保船舶领域的技术实力。今后,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开发能够引领新一代燃料市场的革新技术。”
此前,HD现代重工、HD韩国造船海洋、HD现代三湖、三星重工、韩华海洋、韩国化学融合试验研究院(KTR)与韩国船级社(KR)合作,在今年6月成立了针对氨燃料动力船产生的有毒污水制定海洋安全排放标准的协议体,其目标是制定相关船舶产生的氨污水的储存、处理、排放国际标准,并通过韩国政府正式递交给国际海事组织(IMO)。该协议体的成立是去年韩国船级社与韩国政府一起首次向IMO提出制定氨污水安全标准的必要性,今年4月第83届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正式批准必要性后采取的后续措施。该协议体计划明年向IMO提出标准草案,并在全球海事界的探讨中发挥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