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法律服务领域
创始人
2025-09-21 08:40:25
0

9月18日,第22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平行论坛“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2025中国仲裁周南宁专场”在南宁成功举办。

从琳琅满目的AI产品展示到“人工智能+法律服务”的应用场景典型案例集,前所未有的AI元素让与会人员无不感叹:法律从业者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中!

此次论坛以“AI赋能区域法律数智化合作”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法治融合、规则互认、标准协同等前沿议题,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这个论坛为何在南宁举行?实际上,论坛2014年在南宁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是目前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会期举办的唯一法律论坛。

近年来,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正在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资源的聚集效应,构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跨境产业生态。当法律论坛遇上AI,AI在法律服务各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实施路径成了专家学者“华山论剑”的新课题。

亟需一套匹配的法律规则体系

和争议解决机制

未来已来!面对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法律服务行业究竟何去何从?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庆霜表示,跨境数据流动、智能合约、数字贸易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重塑全球经贸规则体系,也对商事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我们亟需一套匹配的法律规则体系和争议解决机制,推动区域法治协同与制度型开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自贸区3.0版建设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保障。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是一个以推动全球民商事司法统一化为使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秘书长伊格纳西奥·蒂拉多介绍,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的目标就是希望在不同地区的法律系统、经济体系能够得到统一。如果东盟要成为一个全面整合的区域,法律方面当然也需要统一,它在一个法律框架下应该致力于现代化、高效化。

区域法律的数智化转型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在跨法域层面建立可对接、可互认、可执行的法律框架。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高级法律官员威廉·布赖迪·沃森介绍,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开发了七大条约,五个示范法,均致力于能够促进跨境获取信用。旗舰的条约就是《开普敦公约》,有遍布全球的缔约国,包括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

威廉·布赖迪·沃森解释道,《开普敦公约》创建了一个全球的法律框架,如果所有的亚洲成员国都接纳了《开普敦公约》,就能够让越南的当事人向中国的银行获取建筑机械的融资,国际法律的条例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的手段,通过注册的方法在网上形成安全的交易租赁条约。通过网上的国际注册,跨境设备就可以离开越南到泰国、柬埔寨,在老挝本地进行使用。这种电子化注册机制可实现跨境应用,而且跨越不同的法律框架,最终确保这笔交易商业的可预定性,以及对经济发展和繁荣的贡献。

贸易发展与标准合作组织主席金基燦在论坛上重点谈了三个关键词:趋同、标准化与包容。他认为,法律与标准是两种不同的治理工具,但它们并非处在平行世界,没有相交,相反两者正在走向融合。当前正在快步踏入人工智能赋能法律数智化的时代,标准与法律的融合对于构建透明、高效且创新的中国-东盟商事法律服务将变得不可或缺。

商法服务是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该领域的标准化建设仍属空白。金基燦介绍,中韩商业合作正在积极地探索如何填补这一空白,贸易发展与标准合作组织启动制订了公开可用规范PAS的工作,以期构建第一代全球商事法律服务的标准体系。

在9月12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服务贸易标准化论坛上,贸易发展与标准合作组织正式启动了东亚地区的协调办公室。这个办公室覆盖了“东盟+3”的合作框架,将成为加强与中国及东盟商界及法律界沟通的桥梁。

金基燦认为,中国与东盟携手,完全有能力来引领全球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不仅能完善法律知识,更能夯实贸易的投资基础,最终促进共同繁荣。

要建构为国际信赖的法律制度,那就不能不提香港。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是国家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介绍,普通法制度在香港已经运作超过180年。今年5月30日,包括中国在内的33个国家在香港签署《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成立第一个国际之间以调解方式解决争议的机构,国际调解院总部也设在香港。

香港作为国家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同时也是全世界唯一实行中英双语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香港的民商事法律与国际习惯、国际通行的法律规矩相符,也为国际社会所熟悉。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的竞争力位列全球第三,其中商业法规排名全球第一,充分显示香港的法律竞争力在国际间享有非常高的地位。

香港的国际仲裁服务也是站在世界前列的位置。根据伦敦玛丽皇后大学2025年国际仲裁调查,香港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仲裁地。

虽然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的法律制度是普通法制度,但是不等于香港与内地的法律制度没有连接点。张国钧介绍,通过不同的法律合作、司法协助的安排,两个法律制度有非常紧密的衔接。目前,香港特区与内地签署九项民商事的司法协助,涵盖范围很广,包括对民商事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也包括对仲裁结果的承认和执行等。

张国钧表示,香港今年积极推动利用包括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构建能力,满足正在迅速增长的跨境争议解决服务需求,使香港成为法律科技中心和枢纽。香港全力支持网上仲调中心,努力与国际组织、专业团体,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的联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其他地区开展协作。今年已经推出亚太经合组织网上争议解决服务平台,该平台是香港首家以及唯一一个根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网上跨境争议解决合作框架于本地开发的网上争议解决平台,以协助亚太经合组织内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企业以合理价格在安全、方便的环境下解决跨境企业的争议。

AI和法律的结合会有哪些火花

除了共建区域性法律智能平台,人工智能还为区域法律合作带来哪些新机遇新挑战?

iCourt创始人胡清平介绍,目前不管是审合同、阅卷,还是写东西都可以用AI快速初步完成。现在有的律师事务所提出一项服务,咨询一个小时就可以给结论,审合同3个小时,这是今天AI应用的场景。

智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洪祖运认为,AI时代的到来,律师分类可能要发生变化,未来的法律市场将会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AI Agent解决绝大部分的法律问题,另一部分由少数聪明的、专业的、拥有专业和资源的专家型法律人解决复杂、疑难的法律问题。前者是“法律+科技”,后者是“法律科技+专家智慧”。

浙江大学数字法治实验室研究员孙常龙致力于探索AI和法律的结合。

在法律层面是不是需要一个垂直领域的法律大模型解决法律业务问题?孙常龙认为,想做高质量的法律问答非常有挑战性,因为法条的预测和案例的预测对模型来说非常有挑战性,在这里面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目前,很多法律科技公司在做合同审核,可以大大提升法律人审核合同效率,但并没有扩展法律人的能力边界,希望可以构建更高质量的法律审核和完成过往律师做不到的工作。

孙常龙认为,今天作为法律从业者,5年后不太了解人工智能和智能体,不能手动打造一个智能体,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被社会淘汰的不是AI,而是使用AI工具的人淘汰不会使用AI工具的人。

生成式AI被称赞为改变行业游戏规则的技术,通过简化法律研究、文书起草、案例分析流程,生成式AI为法律从业者和当事人带来显著的益处。

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法律事务部经理苏思珊介绍,东亚糖业目前应用了合同智能评审、合同版本智能比对、合同履约的全流程动态监管、原料质量追溯与责任认定等场景。东亚糖业将2025年定为AI元年,目前正在进行全员知识培训,并开展AI技能应用竞赛。正在筹建的法务管理系统也计划融入AI技术,通过法律大数据分析打造智能法律咨询模块等,为公司决策提供更快速、精准的法律支持。

文莱达鲁萨兰仲裁协会主席王宇清认为,尽管生成式AI在效率、成本控制与服务交付方面优势显著,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严峻的伦理问题,包括信息误导甚至幻觉,也就是AI编造虚构的案例与法律依据。

美国法院曾对两名纽约律师实施制裁,原因是他们提交的法律文书当中包含六处虚构的案例引用,而这些引用均是由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生成的。即便没有出现虚构内容,生成式AI的大语言模型通常结构复杂、难以解读,这导致人们难以厘清AI的运作机制,也无法明确谁应该对其输出的结果负责。

王宇清建议,仲裁庭、当事人及律师需要在仲裁界内部协同合作,制定出一套通用的生成式AI负责任使用的指南。国际仲裁界也有必要确立清晰的伦理标准,将公平、诚信与人工监督置于优势的位置。

2024年,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推出了调解人工智能助手MAIA,目前可自动生成案件总结、事件时间表、当事方姓名及职务、一致与争议事实对照表、潜在优势和挑战、潜在利益分析和可行方案等。

针对大家担心的人工智能有幻觉的问题,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首席执行官全会民介绍,MAIA不能上网检索,任务完成15分钟之后就会完全删除,目前帮助调解员缩短至少30%的工作时间。

迫在眉睫的涉外法治人才建设

对于涉外法治建设而言,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目前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浙江大学数字法治实验室研究员孙常龙介绍,浙江大学在“AI+法学教育”中做了初步的探索。未来需要跨学科的人才,需要具备大模型的能力。浙江大学构建了法学教学的智能体平台,未来在法学的科研和实训里,平台可以发挥很大的价值。

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办公室主任杨玲介绍了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的情况,香港计划在国际调解院旁边新设一栋国际法律事务大楼,汇聚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的总部以及与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有关的设施。

杨玲介绍,回顾2023年、2024年和2025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会发现对香港国际人才培训学院的发展是一步一个脚印,且有了很好的规划。

2024年11月8日,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正式启动。过去10个月,就为30位来自中国企业的总法律顾问和副总法律顾问进行中国企业出海的法律实操培训。培训课程不是传统上在大学所看到的理论化的课程,而是以在实务当中所产生的问题和需求为导向。

广西立足面向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稳扎稳打推进涉外法治建设,有一系列的创举:相继设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东盟庭审中心、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广西国际民商事调解中心等,设立了一批服务站点,发布了一批智库成果。

在本次论坛上,广西再次交出新一年度涉外法治建设的成绩单:“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南宁代表处成立;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中国贸促会办公室商事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试点(广西)运行;广西知识产权数智化协同保护机制运行;“和为桂”商事纠纷多元化解云平台运行;广西与东盟国家有关机构签署多份商事法律合作协议;发布“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应用场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发布《广西金融领域纠纷化解实务指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高级法官梁月奎介绍,广西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搭建线上调解平台,邀请香港调解员、行枢辅调员开展云上法庭异地同步联调,高效化解国际商事纠纷。广西还首创“专利有效性评估+侵权风险测评+纠纷多元化解决”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广西“和为桂”商事纠纷多元化解云平台,以数字化手段解决RCEP区域商事纠纷,为自贸区3.0版争端解决机制提供样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锚定“智能高效、一站式融合解决”定位,建立了10余项多元解纷新机制。近年来在机制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此次论坛发布的七项成果中,南宁国际商事法庭就参与其中两项。

目前,广西8家公证机构入选外交部、司法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已经开展业务涉及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0个国家。

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副厅长张军介绍,广西司法厅正有序推进中国-东盟法律法规数据库项目建设,分阶段建设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法律数据库。将依托国家级法律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开展面向东盟的法律大模型建设及东盟法律语料库,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研究。

同时,广西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也有自己的行动和计划。

2024年5月,广西首次举办涉外审判法官、调解员、仲裁员同堂培训班,重点强化仲裁员涉外案件受理、庭审实务能力,同时促进不同领域专业人员交流协作。

广西持续开展律师、仲裁员、调解员方面的同堂培训与研讨交流,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通晓国际规则与数字技术的法治人才。

2024年,由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国-东盟法学院揭牌成立。中国-东盟法学院落户广西民族大学。目前,中国-东盟法学院正在探索东盟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形成独具特色的涉东盟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今年6月,中越司法行政部门首次边境会晤在广西南宁举行。会晤期间,广西民族大学还与河内法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师生交流交换、联合研究与教学活动、短期研修项目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探索中越两国法学教育合作新模式。

邕江奔涌,智浪叠潮。

回望历史,法治始终是中国-东盟合作的“稳定器”。

展望未来,AI赋能区域法律数智化合作,必将书写区域法治合作新篇章。

来源:法治日报、南天一剑

作者:马艳

审核:梁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技能天津”亮相第三届全国技能... 9月19日晚,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启幕。中原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进入比赛时刻。赛场激烈角逐的同时,各...
什么是量子科技?都有哪些应用?... 量子科技除了是我国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会颠覆未来的新兴科技。近年来,我国量子科技领域创新...
OpenAI硬件,也选了中国“... 明敏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国内知名“果链”公司 立讯精密,被曝与Open...
太阳能智慧道钉:照亮未来交通的... 一道微光划破雨雾,太阳能智慧道钉不仅点亮了夜间道路,更让交通事故率下降了30%,成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
广西: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法律服... 9月18日,第22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平行论坛“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2025中国仲裁周南宁专...
荣誉再+1!泰达企业一飞智控夺... 日前,天津经开区企业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飞智控)凭借“科技构建无人机生态系统”项...
热评丨人工智能时代守护好我们的... 从一键美颜的修图神器,到自动驾驶的交通变革,再到无论多复杂的题目,只要一句简单问询就能“下笔万言,立...
上海技物所等在异质结构光电探测... 光电探测器作为光信号与电信号转换的关键器件,在通信、成像、雷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光电...
华鲁恒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华鲁恒升(60042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郑州仪器仪表产业,引入芯片技术...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克瑶】一场科技赋能专项行动,为郑州仪器仪表产业引入芯片技术“强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