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1 “神秘的东方力量”再次闪耀硅谷。
9月19日,美国云计算龙头公司亚马逊云科技(AWS),在其模型平台Amazon Bedrock上架了两家中国公司的新模型,分别是阿里巴巴Qwen3系列四款模型和DeepSeek-V3.1。
入选Amazon Bedrock的门槛不低。AWS会评估全球范围内的大模型,严格筛选并最终上架。目前,Amazon Bedrock上架了包括Anthropic、Meta、OpenAI等全球14家模型厂商的精选模型。在中国市场,仅有阿里巴巴的Qwen和DeepSeek。
这标志中国模型已被全球云计算生态认可。
欢欣之余,更应清醒认识到一个深层事实,全球云计算市场正经历一场由AI引发的权力更迭。美国传统云计算三巨头AWS、Azure(微软云)、GCP(谷歌云)的垄断格局首次出现裂痕,Oracle(甲骨文公司)试图夺取一席,新锐势力CoreWeave也是气势如虹。
这场变革背后,是全球算力分配权的史诗级转移。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悖论——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该悖论为:当某项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后,其总消耗量非但不会减少,反因需求暴增而迅速上升。
当下,AI推理越来越高效,token越来越便宜,这加速了AI的渗透。AI算力,也正因“效率提升”而迎来新一轮需求井喷。
科技巨头们纷纷打出“组合拳”, 那就是AI基础设施+超级云平台+顶尖大模型+算力芯片,必须全方位领先,方有资格角逐全球超级AI云赛场。
目前,从市场格局观察,亚马逊、微软、谷歌和阿里巴巴组成的“四强”占据了80%的云平台市场份额。
阿里巴巴是除美国三朵云之外最重量级的选手之一,也是中国少有的重量级选手。
2 何谓AI云? 为何科技巨头要打造超级AI云?
毫无讳言,全球AI的竞争主要在中美之间,但必须厘清一个关键事实,AI不等于大模型,单纯聚焦大模型毫无意义,故而中国绝非追求单纯的模型强国,而是追求AI强国。
从表面看,中国和美国的AI博弈似乎体现在大模型榜单上,其实真正角力在更深处,那就是:中美各自的产业上基于AI引致变革和创新,这才是AI强国的本质。
要锻造AI强国,离不开关键基础设施,此即AI云。
AI云,相较于以CPU为核心的云计算而言,它以GPU为核心,在云端提供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微调、推理、部署、应用开发等一站式AI服务。
概而言之,云计算侧重于提供通用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解决组织IT成本与效率的问题,为组织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而AI云更加专注于AI相关的计算、开发和部署,核心是智能的生产与分发,进一步推动组织实现智能化升级。
在云计算时代,阿里云牢牢捍卫了中国云的荣光,始终位居全球第一阵营。如今,AI云时代大幕拉启,阿里云再次抢得先手。
在这场对决中,四巨头已分化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路径。亚马逊和微软正利用其在云计算领域的绝对优势,通过巨额投资和深度绑定外部模型公司,如微软联手OpenAI,亚马逊重注Anthropic,这被称为“云+生态”模式。
但绑定一家,存在风险。故此,亚马逊遂在自家模型平台上架世界上知名的模型,包括阿里巴巴的Qwen和DeepSeek。
而谷歌和阿里巴巴则选择了更艰难但可能更具长期价值的“全栈自研”路径。它们是全球唯二同时在云计算、基础大模型和AI芯片三个核心层面均追求顶级自研能力的公司。
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指数报告2025》指出,阿里标志性人工智能模型数量有六个,位居全球第三。其自研的“通义千问”大模型已开源超过300款,覆盖全模态和全尺寸。由全球开发者贡献的通义千问衍生模型数量已突破17万个,构成了全球第一的开源模型矩阵。
模型生态的繁荣,离不开底层基础设施的支撑。阿里云运营着中国庞大的AI基础设施,并通过自研关键的存储系统(CPFS)、网络架构(HPN 7.0)及数据中心关键硬件,实现了软硬件的垂直整合。
AI云,重新定义了AI,也重新定义了从芯片到服务器等所有软硬件。AI竞争的终局是能够在全栈体系里面做端到端的系统级优化,构建起护城河。
3 各国已纷纷把AI云视为战略资源,开启云端竞争。
据Synergy统计公司8月最新数据,尽管美国坐拥微软、亚马逊和谷歌这三个AI云巨头,但还试图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对内采取“政策+投资”双扶持策略,一方面推出“AI行动计划”大幅简化数据中心审批流程,另一方面联手私企发起“星际之门”项目,加大数据中心投资力度。对外以科技巨头为支撑,在欧洲、中东、东南亚地区“跑马圈地”,构建全球“云端节点”。
几乎与此同时,阿里云高举全力支持中国企业出海的旗帜,在全球范围内与微软、亚马逊和谷歌正面交锋。
今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超过去十年总和。花旗、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都在重估阿里巴巴,在国际投资者眼中,阿里巴巴不只是一家电商公司,更有可能转型成一家AI云公司。
5月,阿里云宣布,将以战略级投入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今年,阿里云将加快打造覆盖中国、日韩、东南亚、中东、欧洲和美洲的全球云计算网络,新开出七个数据中心,包括马来西亚、阿联酋、泰国、韩国、日本、墨西哥和菲律宾。
6月,阿里巴巴在股东信中称,阿里集团会围绕AI战略核心,加大三个领域的投资力度——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AI基础模型和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
毫无疑问,未来AI云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和博弈的视角更全面看待新时代的“云上疆域”之争。
当AI浪潮从技术狂欢演变为深刻的产业变革,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能提供最坚实“水电煤”,并在此之上构建起一个繁荣生态的公司。
从这个角度看,阿里巴巴不再是单纯的谋求中国市场竞争,而是着眼于一场全球性的科技竞赛。
如果说,Windows和Mac OS定义了PC时代,iOS和Android定义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么,大模型和AI云正在定义AI时代。
在云计算的“新大航海时代”,旧地图已经失效。未来的胜利者,或许就藏在那张标注着“全栈AI”的新航海图中。
阿里巴巴的领先只是开始,期待更多的中国科技公司接力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