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上午,备受期待的“博士讲科学”系列科普活动第四十九讲——《黑洞时空的奇妙旅行》在曲靖市科技馆开讲。本期活动我们邀请到曲靖师范学院天文学通识课程教师钟晓谷老师来为大家授课,钟老师为天体物理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过程研究。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天文爱好者、学生及家长前来参加,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伊始,钟博士并未直接切入深奥的理论,而是从一个生动有趣的对比开始。他首先展示了一张地面拍球的照片及一张宇航员在太空的合影,引导观众思考:为什么球会落地,而太空中的宇航员却能飘浮?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瞬间点燃了全场观众的好奇心。钟老师由此引出了牛顿的万有引力概念,并巧妙地将话题转向了爱因斯坦更具革命性的时空观——时空弯曲。活动中钟老师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动画演示,将宇宙比作一张巨大的弹性薄膜,而天体就像放在薄膜上的不同质量的球。质量越大的天体,造成的“时空弯曲”就越厉害。这一精妙的比喻,让观众对抽象的概念有了直观的理解。
随后,钟老师带领观众进行了一场“历史漫游”,从18世纪约翰·米歇尔和拉普拉斯基于牛顿力学提出的“暗星”猜想,到1916年史瓦西在爱因斯坦方程中发现的第一个精确解,再到20世纪中期,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在演讲中提出黑洞理论,最终神秘天体——“黑洞”被科学界与媒体广泛接受。为了进一步解释黑洞的奇妙性质,钟老师通过提问与图片展示“如果宇航员在太空不慎靠近黑洞会如何?”巧妙的解释了“意大利面条化效应”,其次通过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的剧情,科学的解释了黑洞内部时间具有回溯性这一特征。这些生动的例子让观众对黑洞的极端引力及黑洞内时间变慢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整场讲座内容层层递进,图文并茂,语言生动幽默。钟晓谷博士将深奥的天体物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故事,引领公众完成了一次跨越300年的科学思想之旅。在互动环节,青少年们踊跃提问,就"宇宙的尽头是否还有宇宙”、“在黑洞的作用下月球和地球是否会掉到虫洞”、“黑洞的克星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悉,“博士讲科学”系列活动旨在打造一档面向社会的优质科普品牌,将前沿科学知识以轻松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公众。本次黑洞主题讲座的成功举办,再次激发了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探索宇宙奥秘的浓厚兴趣。
通讯员: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