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几年总爱跟中国比,总觉得自家有几样东西特别拿得出手。
印度人聊天时就爱列举这些“四大优势”——电影、人口、科技和制药,说是中国还真比不过。
印度宝莱坞的片子,总给人一种热辣辣的劲头儿,歌舞一上来就带节奏。2024年,印度整个屏幕行业——包括电影、电视和在线视频——贡献了612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这数字搁哪儿都够亮眼。 宝莱坞一年能拍1500到2000部电影,产量高得吓人,比中国电影的年产规模不相上下。
但印度牛的地方在于出口,尤其是冲着中国市场去的。过去几年,印度电影在中国火了,像是《三傻大闹宝莱坞》那种,戳中了观众的笑点和泪点,现在连新片都开始抢滩。
2025年4月,中国限制好莱坞进口,因为关税事儿闹得,印度片子正好钻了空子,预计能多放20到30部进去。
印度电影不光娱乐,还在文化上搭桥, 中国电影市场大是大了,但审查和本土化要求让进口片总有点门槛,印度这儿就松快多了,题材野性足,观众爱看新鲜。
人口这事儿,印度早几年就成了头条。2023年4月,联合国数据一锤定音,印度人口正式超过中国,达到14.257亿。 到2025年8月,印度人口已经逼近14.6亿,中国稳居第二。 这不是小事儿,从2023年中起,印度就比中国多出290万人。
印度人多嘴杂,但这也成了红利,劳动力源源不断,工厂车间总有新人上手。
印度人口爆炸式增长,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没停过,现在这股势头,让他们觉得自家底气足。
中国人老话说“人多力量大”,印度这回真用上了,但得面对摊薄资源、就业压力的苦头。
科技这块,印度玩得挺溜,尤其是IT和航天,感觉像是在低成本赛道上超车。
2025年,印度IT出口预计超2000亿美元,班加罗尔那些园区,程序员们日夜敲代码,订单从硅谷飞来。 航天上,印度更亮眼,2025年1月,他们成功搞定空间对接实验,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这技术的国家。
成本低得离谱,曼加里安那会儿就用7400万美元上火星,现在继续发力。
AI领域,2025年印度专利备案超1.5万件,虽然中国有9万多,但印度注重落地应用,实用性强。 技术出口年增长12%,WTO报告都点名了。 中国在量子和高铁路子上领跑,但印度低成本模式,让他们觉得自家有戏。
全球仿制药,印度供了20%的份额,稳坐“世界药房”头把交椅。 2023年,他们是体积上第三大制药国,出口占全球仿制药的20%。 美国40%的仿制药从印度来,英国25%,2022年出口额就24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印度开始瞄准非洲、拉美和东南亚这些半监管市场,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因为关税风波闹心。
专利一过期,印度就上手仿制,价格亲民,帮全球穷人省了大笔药钱。中国在创新药上发力,2024年前半年有六款新药获FDA批准,但仿制药出口还得靠印度。
印度药厂依赖中国原料药,这是个软肋,但他们供应链稳,出口量大过中国。
这些优势听着亮堂,但印度人也知道,路还长。
中国在基建和制造上底子厚,印度还差得远。
参考资料
格雷厄姆·艾利森:印度会超越中国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吗? 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