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成立智能骨科联盟,将制定技术安全国标
创始人
2025-10-19 05:01:15
0

2025积水潭新进展研讨会10月18日开幕。会上,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发布了骨科领域最具前瞻性、可行性与落地潜力的十大创新方向,并宣布成立智能骨科联盟。该联盟首批纳入76家成员单位,将推进智能骨科领域临床诊疗规范、技术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和落地。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发布了国家骨科医学中心骨科十大创新方向,包括:骨科疾病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个性化3D打印骨科植入物,新型骨科生物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制造,骨科细胞治疗与组织再生技术,罕见、遗传性骨病精准诊疗和多组学技术应用,骨与运动医学个性化智能康复,新型微型与无创诊疗器械创新,老年相关骨病的预防和治疗,骨科创新技术应用规范化研究。

蒋协远介绍,十大创新方向经全国骨科领域临床与科研专家系统研讨后确立,覆盖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链条,是未来3至5年内骨科领域最具前瞻性、可行性与落地潜力的创新方向。

当天,国家骨科医学中心骨科专科联盟-智能骨科分联盟成立,首批纳入联盟医院76家。“智能化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在临床路径、科研伦理、技术安全等方面,亟待形成一定之规。”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军强介绍,首批联盟成员覆盖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级医疗机构。联盟成立后将推进领域内临床诊疗、技术安全等方面的指南规范、专家共识、国家标准的制定,及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和推广。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乐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成立智能骨科联... 2025积水潭新进展研讨会10月18日开幕。会上,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发布了骨科领域最具前瞻性、可行性与...
科学与健康|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段,“人造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新华社记者宋晨、李力...
精密制造取得突破 荣耀折叠屏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 日前,央视《新闻联播》“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报道聚焦中国制造,其中...
原创 杨... 他离去时,世界静默。 刚刚,103岁的杨振宁走了。一个跨越了战乱、留学、诺奖、归国的传奇人生,在华夏...
大型水利工程数字化转型的“山西... 万家寨引黄集控中心。本报记者 刘迎春 通讯员 吕伟 摄 ...
君合科技公布“一种步进炉”专利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常州君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步进炉”专利公布。 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
原创 荷... 荷兰国宝级企业 ASML 要面临停产? 这看似天方夜谭的事,居然是荷兰自己亲手埋下的雷?到底是什么操...
全国首创,杭州人可以一键起飞去... 清晨的杭州,城市主干道上,早高峰的车流已经开始排起长龙。就在这时,几个身影从车流上方掠过——他们脚下...
中国民众追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肖像照。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
陕西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首届无人... 为进一步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安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公安实战能力,近日,陕西省公安...